文档介绍:值本书出版之际,谨向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领导和诸位专家在审读过
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国外毛泽东研究的若干问题
(代前言)
李君如
我和萧延中先生都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互相读过对方的著述,却未曾
谋面,真是无缘。月上旬先后接到萧先生的电话和手函,嘱我为《外国学
者评毛泽东》写一前言,又是有缘。此缘的缘起,是因为我曾写过一篇介绍
国外毛泽东研究的文章。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以后,把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的对象来加以研究的
问题提了出来,这是中国学术界的一大历史性进步。
提出这个问题,固然不易:实现这个目标,则更困难。有人把困难归咎
于学术环境,这自然有一定道理,但不是全部道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来,“双百方针”在贯彻中虽然受到来自“左”与右两方面错误思潮的干扰,
但比以往要好得多。在我们把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的对象来加以研究的时
候,遇到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我们研究者自身的思维定势与方法上的问题。
多年来为毛泽东著作做注释多,分析少的的提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年,我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
作,在该所主办的《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动态》第期上,发表了《西方研
究毛泽东哲学思想情况概述》。这篇长文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关注。许多刊
物纷纷转载了这篇文章。可以这样说,这篇文章同它之前已经出版的,由中
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编辑的四辑《外国研究中国》,是国内较早介绍国
外毛泽东思想研究成果的著述。我当时关注国外毛泽东研究的目的,不只是
要了解国外研究的情况,而且还试图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发现一些问题,以
加强我们自己的研究。当时,我注意到国外的毛泽东研究在方法上注重比较
研究,很有特色,有助于加深我们的毛泽东思想研究,但同时也看到,国外
的毛泽东研究在许多方面受到我们国内长期存在的“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
甚至有的学者把“文化大革命”的思想等同于毛泽东思想,问题不少,深深
感到中国学者有必要承担起责任,加强同国外学者的交流,澄清这些“左”
的影响。因此,从那时起,我们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毛泽东思想研究工作
者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先后翻译、发表了百余篇国外学者的毛泽东研究成
果;同中央党史研究室一起合作、参与了中央文献研究室主持的《国外研究
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的选、译工作;同施拉姆、韦克曼、竹内实等国外毛
泽东研究学者加强学术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这些工作中,我们的视
野开阔了,思考深入了,获益良多。
随着对国外毛泽东研究情况了解的增多,我明显地感觉到年写的那
篇文章显得粗疏。年,我和同事钱宏鸣、张彩云合作,写了《毛泽东在
海外》一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于年底出版。全书共五章:第一章为《国
外毛泽东研究概论》,第二章为《“异端论”与“阴谋论”之争》,第三章
为《“结合论”与“异端论”之争》,第四章为《重新评价与心理历史分析
之争》,第五章为《重新评价的评价: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比较研究》。此书
概述了国外毛泽东研究的轮廓,但生不逢辰,因当时学术著作出版不景气,
印数甚少,影响不大,十分可惜。
既然萧先生嘱我写前言,我就决定以拙著第一章《国外毛泽东研究概论》
中有关内容为主,形成这篇前言。
一、关于国外毛泽东研究的起始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震撼了整个世界。当来自韶山乡村的毛
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按动电钮使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的时候,他及其领导的中
国共产党自然地成了人们研究的对象。年代,是国外毛泽东研究的起始阶
段。
(一)苏联的研究
最早把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对象来研究的,是苏联。
斯大林及其领导下的苏联社会科学界,一方面高度重视毛泽东在实践中
形成的科学著作与科学思想,另一方面也对毛泽东的某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
看法。
年底、年初毛泽东访问苏联期间,斯大林提出,为了总结中国
革命的经验,建议毛泽东把自己写的文章、文件等编辑成集出版。毛泽东希
望斯大林派一位理论上比较强的人帮助完成这项工作。后来,斯大林就派尤
金到中国参加《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工作。从这时开始,苏联社会科学界饶
有兴趣地关注着《毛泽东选集》的问世,并且在年代初发表了一系列热情
洋溢的研究与评论文章。
这些文章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高度重视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及其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尤金是苏联有影响的哲学家,对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倍感兴趣。斯大林派
他来,也许就是为了从世界观上来了解毛泽东。是尤金的因素,还是斯大林
的意图,可以暂且不论,事实是最引起斯大林与苏联学者重视的,是毛泽东
的皙学著作《实践论》与《矛盾论》。尤金在年底,特地将《实践论》
的译稿抽出来,经苏联驻华大使馆转迭给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