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1、二者的根本观点是什么?
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
的问题展开的。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荀子(战国):“天地合而万物生,
②王充(东汉):“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没有有形的物质,就没有精神、智慧
③范缜(南北朝):“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王夫之(明): “气者,理之依也。”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哲学史上的基本观点
⑤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五行学说
史伯: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
⑥泰勒斯:水是世界的本质
⑦赫拉克里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阴阳接而变化起。”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哲学史上的基本观点
(2)正确性
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题简单化。
(3)局限性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1)哲学史上的基本观点
②原子说: 1803年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
①
③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和霍尔巴赫认为原子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对物质的最高概括和认识成果。
2、近代机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哲学史上的基本观点
(2)正确性
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3)局限性
③自然观是唯物的, 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
①把物质归结为原子
②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即缺少辩证法思想
即不彻底的、半截子唯物主义
把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等同起来。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镭
惰性气体氦
氡
其一是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又有了进一步
的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物理学领域的两大发现。
(1)历史背景:
其二是电子的发现。这一发现表明原子不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其中还有电子这一更小的微粒,而且电子可以随着自身速度变化而变化。
原子~10-10m
原子核~10-14m
核子~10-15m
夸克(层子) ~10-17m
亚夸克~10?m
②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1)历史背景:
(2)正确性:
①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