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黑龙江省注册安全工程师协会
尘肺病及其防治
1
2
3
主要学
习内容
尘肺病的发病原理
影响尘肺
病的发病
因素
尘肺预防措施
尘肺病及其防治
4
尘肺病的发病原理
一、肺脏的预防功能
1、矿尘在肺脏中的阻留方式
惯性碰撞作用(10µm以上,占粉尘重量的95%)
重力沉降和拦截作用
扩散作用(1µm以下,µm)
2、肺脏对外来异物的清除作用
支气管对外来异物的清除作用
肺泡对粉尘的清除
5
二、尘肺的分类
1、尘肺病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
内滞留而引起的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疾病。
2、尘肺病的分类
煤矿尘肺病按吸入矿尘的成分不同,可分为三类:
硅肺病(矽肺病),由于吸入含游离SiO2含量较高的岩尘而引的尘肺病称为硅肺病。患者多为长期从事岩巷掘进的矿工。占20~30%
煤硅肺病(煤矽肺),由于同时吸入煤尘和含游离SiO2的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硅病肺。患者多为岩巷掘进和采煤的混合工种矿工。占70~80%
尘肺病的发病原理
6
煤肺病。由于大量吸入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多属煤肺病。患者多为长期单一的在煤层中从事采掘工作的矿工。占5 ~10%其中,矽肺危害最大,其发病期短,发病率高。
三、我国患尘肺病状况
我国自2002年5月1日颁布了《职业病防治法》, 2011年进行了修订。尽管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根据卫生部通报的我国职业病检测情况数据表明,尘肺仍是困扰人们最严重的职业病,而且发病工龄在缩短。
尘肺病的发病原理
7
每年死亡2000~3000人,一个中型矿井的全部职工数,
煤炭尘肺病患者是全均患病
率6%,部分矿16%。比西方国家高5%。
1、病例分布
1)地质:开采方法落后、设备陈旧的矿、发病率高。
2)地方矿高:%,%
3)患病人数前五名:四川、辽宁、湖南、山西、黑龙江、河南
4)患病率前五名:青海、北京、福建、湖北、陕西
5)工种:掘进工占病人数50%
尘肺病的发病原理
9
在下呼吸道的细小支气管内,由于支气管分支增多,气流速度减慢,使部分2~5μm的尘粒依靠重力沉降作用沉积下来,通过纤毛运动逐级排出体外。
粒度为2μm左右的粉尘进入呼吸性支气管和肺内后,一部分可随呼气排出体外;另一部分沉积在肺泡壁上或进入肺内,残留在肺内的粉尘仅占总吸入量的1%~2%以下。
尘肺的发病机理,大体上是由于矿尘过量的在肺内各部
位的聚集和堆积,形成矿尘病灶。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状纤
维增生,并可能有胶原纤维增生,最终形成矿尘纤维化-尘
肺病。
尘肺病的发病原理
10
一、尘肺病的发病症状
尘肺病分为三期:
第一期:重体力劳动时呼吸困难、胸痛、轻度干咳。
第二期:中等体力劳动或正常工作时,感觉呼吸困难,胸痛、干咳或带痰咳嗽。
第三期:做一般工作甚至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胸痛、连续带痰咳嗽,甚至咯血和行动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