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汽车车身安全性的检测方法
与应用研究
 
系别: 汽车工程系 1
专业: 汽车运用技术
班级: 07 汽运 2 班
姓名: 郭显均
学号: 071032012021
指导教师: 周翼翔
完成时间: 2010年5月
 
编号: 071032012021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论文名称: 汽车车身安全性的检测方法与应用研究
指导教师: 周翼翔
研究人员: 郭显均
班级: 07级汽车运用技术2班
起止年限: 2009年11月——2010年05月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2009 年10月 29 日
本课题领域研究的现状(国内外)
(一)国际现状
近年来,车身碰撞安全性显得愈来愈重要。这是因为,目前世界上每年不少人在汽车碰撞事故中丧生,而且这个数字在逐年增加。因此,无论是设计师或是消费者都把安全性作为衡量汽车优劣的重要依据。
白车身的主要防护原则是周边柔软而客舱刚硬,即白车身的刚性由周边至乘员舱逐渐增大。这样在车碰撞时,车身的周边产生一定的损坏和变形以便吸收碰撞能量,但尽量使乘员舱不变形和完好无损。依据这个刚度分配原则,近年来,国外厂商对白车身的结构进行了大力研发。例如:日本的日产和丰田公司采用了局部加强的方法,对前风窗支柱、侧围上边粱、后门后支柱等拐角部位均增添了加强板,以确保在车身轻量化的前提下使白车身刚度分配更趋合理。又例如,德国梅塞德斯一奔驰的各种轿车采用了双重翻边的支柱,保证了车门在汽车碰撞后不会被“卡”住,车身呈腰鼓形的造型可使汽车在侧翻时顺利地翻滚从而逐渐消耗动能和缓和冲击,以避免汽车在翻车时会被突然“卡”住而使车身砸扁。
车身内部的防护原则是力求避免在汽车碰撞时乘员与车身内部刚硬的零件相撞击。安全带是保护乘员最有效的装备。梅赛德斯一奔驰公司在各种轿车的转向盘中都装备了发全气囊,在前、后排各个座椅上都配备了三点式安全带。安全气囊和安全带均由同一套电子装置控制。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充气,安全带自动张紧以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为了使乘客在座椅各种不同的调节位置都能正确地佩带安全带,该公司把安全带插扣设计在座椅上。此外,依据车身内部安全防护原则,在车身内部尽可能安装柔软的内饰而取消带有棱角的造型,如采用耐冲击而富弹性的夹层玻璃等等。
(二)国内现状
,这方面技术不够成熟,所以大多数都是采用的国外现有技术,或者稍加改进。
,多数学者从事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而且由于缺少实验条件,研究还不十分深入。
、质检制度等。严格监控驾校考试制度,提高驾驶者的驾驶技术和交通安全知识。
二、本课题研究的发展趋势
本课题研究的发展将向以下方向发展:
:操作规范,安全生产,相互配合、实时改进。
2. 检测设备:柔性化、虚拟化、控制网络化。
3. 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化、手段现代化。
4.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汽车电子技术无疑在控制车身上广泛应用,从而改善其安全性能。
三、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有关提高汽车钣金安全性能的研究方法情况调查;
有关汽车钣金安全性能的案例情况调查;
汽车车身颜色对安全性能的影响;
汽车车身检测设备对安全性的影响;
提高汽车车身安全性能检测的措施。
〈2〉研究方法:
调研法、对比法、创新法。
〈3〉预期目标:
通过对汽车车身安全性的理论研究和实例调查,发现造成汽车车身安全性检测设备变差的原因和规律,从而得出在不同情况下提高汽车车身安全性能检测的方法。
四、课题研究进度计划
2009年11月02日至2010年02月01日收集资料
2010年02月02日至2010年02月05日撰写开题报告
2010年02月06日至2010年02月15日车身检测的分析
2010年02月16日至2010年05月20日撰写、完善论文
2010年05月20日至2010年05月25日毕业论文答辩
五、已收集的资料目录
[1]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 :
[3] :
[4] :
[5] (下册).北京:
六、指导教师审查意见(课题的学术水平、意义及研究人员完成本课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