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洛阳市矿产资源规划(2000—2015)
洛阳市矿产资源规划 (2000—2015)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编制目的、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编制目的、依据
为了发展矿业,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有效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地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活动,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河南省实施< 矿产资源法> 办法》、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制定《洛阳市矿产资源规划( 2000~2015 )》(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
——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切实有效保护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保护矿业的健康发展。
——实施科技兴矿战略,加快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从洛阳市情、矿情出发,坚持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保障洛阳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坚持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相结合;控制总量、合理布局、调整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拓展矿产品延伸产业,发展深加工,开发新产品,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三、规划遵循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必须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勘查、合理开采、综合利用”金额“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基本方针,坚持以下原则:
1 、矿产开发与保护并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正确处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坚决制止破坏、浪费矿产资源的行为,切实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勘查、科学开采、综合利用,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要根据矿产资源赋存特点、开发利用条件、市场供需形势、国家和区域经济布局的要求和经济安全的需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坚决维护国家所有权益;综合勘查评价、科学合理开采、综合回收利用,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3 、坚持矿产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防止破坏污染环境。
正确处理矿产资源开发与其它自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依法保护矿山生态环境,贯彻执行
“谁开发谁保护、谁闭坑谁复垦、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对矿山开采过程的环境状况进行监督管理。
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调整优化矿业结构。
根据矿产资源分布的区带性和组合分布的区域性特征,密切结合县(区)域经济发展,统筹规划、发挥优势、重点开发。建立县域之间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横向联合、分工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矿业探采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5 、实施科技兴矿战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向规模化、集约化、效益化转变。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要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条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有效节约保护资源的目的。矿山企业应增强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意识,不断改造更新探采矿、选矿和矿产品深加工设备、工艺技术、优化矿业结构和矿产品结构,不断提高单位能源、资源的国发经济产出率,提高矿产品附加值。到 2005 年和 2015 年,全市应有 50% 和 80% 以上的矿山企业生产设备、工艺技术达到或超过。
第二节规划目标
2000-2015 年,我市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总目标:
——初步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取得显著成效;
——利用市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实现矿山生态环境的全面好转。
到 2005 年的目标:
——加快地质勘查步伐,选定一批大中型矿产资源勘查区,提交一批可供设立大、中、小型矿山企业的地质报告。
——建设一批适应市场需要的大、中型矿产资源开发基地,使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对在国际、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优势矿产(钼、钨、金、镓、铼等)加大保护力度,加强政策调控和引导,保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优势。
——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取得明显成效,矿产资源采选综合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较现状分别提高 3 — 5 个百分点。
——面向市场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新建、扩建一批中型以上选、冶企业。
——矿山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破坏治理率达到 35%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