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专题一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基本研究方法
第一篇高考选择题满分策略
真题调研洞察规律
角度一关注“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栏目索引
角度二关注“常见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角度三关注“古文或诗词”中蕴含的化学知识
真题调研洞察规律
1.(2017·全国卷Ⅲ,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答案
解析
√
2
3
1
4
解析 A项,,正确;
B项,绿色化学就是要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正确;
C项,煤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产物,加入的CaO可与SO2反应生成CaSO3,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CaSO4,从而减少SO2的排放量,减少酸雨的形成,但CaO与CO2反应生成的CaCO3在高温下又会分解为CaO,故不能吸收CO2,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错误;
D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燃烧产物为CO2和H2O,对环境无污染,所以这两类燃料均是清洁燃料,正确。
2
3
1
4
2.(2017·全国卷Ⅰ,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答案
解析
√
解析“令砒烟上飞着覆器”“凝结”说明该操作为升华。
2
3
1
4
3.(2017·天津理综,1)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
+、Hg2+等重金属离子
答案
解析
√
2
3
1
4
解析 A项,石灰和碳酸钠的溶液均呈碱性,能与酸反应,正确;
B项,可溶性的铝盐、铁盐在溶液中均能发生水解分别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铁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杂质,正确;
C项,处理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用沉淀法,可加适量硫化钠,用氯气不能除去,错误;
D项,烧碱与含高浓度的废水反应产生氨气,可回收利用氨,正确。
2
3
1
4
4.(2017·江苏,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
解析
√
解析 B项,ClO2具有氧化性,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不是还原性,错误;
C项,SiO2硬度大,与其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无关,错误;
NH3易液化,液氨汽化时从环境吸收大量热,作制冷剂,与其易溶于水无关,错误。
2
3
1
4
角度一关注“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试题的选材热点总结
(1)安全与健康——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食品添加剂;有关化学与健康方面的材料等。
(2)大气污染
雾霾——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过多,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汽车尾气、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排放的废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等)、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酸雨——大气中含硫氧化物、含氮氧化物过多,与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废气的排放(如硫酸、硝酸的生成、冶金)、雷电等有关。
高考必备
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的氮氧化物过多,与汽车尾气、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关。
(3)白色污染——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4)能源
清洁能源——天然气、氢气等在燃烧时不产生烟尘的能源;化石能源——天然气、石油和煤等能源;绿色能源——不产生负效应的能源,如氢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最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氢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
(5)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