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框架理论.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框架理论.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2/28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框架理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框架理论的来源、定义、研究以及在传播学领域的运用
框架理论的来源:
框架分析的理论概念被认为来源于社会学和认知心理学两大学科传统。其后又被其他学科吸收,在内涵上有了一些转化,涉及到了多个学科。朔伊费勒认为社会建构论的框架分析,虽然根植于多个领域和学科,但是其根本还是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高夫曼的框架分析。
归因理论假设人类不能理解纷繁复杂的世界,因此个人试图从感官信息中推断出潜在的因果联系,经验证据支撑了这一假设。
高夫曼也同样假设人们不能完全地理解这个世界,因此主动积极去分辨和解释生活经验来弄清楚身处的世界。个体对感知信息的反应依赖于被称为“primary frame work”的诠释基模。高夫曼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高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真实的东西就是他或她对情景的定义。这种定义可分为条和框架。条是指活动的顺序,框架是指用来界定条的组织类型。他同时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关于框架如何而来,高夫曼认为一方面是源自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经常受到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
框架理论的定义:
框架可以界定为采取一种集中的组织思路,通过选择、强调、排除、增加和精心处理等方式,通过标题、导语、引文和重要段落的体现,对新闻内容做出报道的做法。如对恐怖主义的报道。
学者对框架理论的研究
加姆桑在高夫曼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这里可以把框架概念理解为一个名词和动词的复合体。作为动词,是界限外部事实,并心理再造真实的框架过程;作为名词,就是形成了的框架。对于作为动词的框架,学者们对于它的具体机制作了许多的研究,并且有不同的说法,如基特林认为是选择、强调和排除,恩特曼指出是选择与凸选,而台湾的钟蔚文与藏国仁认为是选择与重组等。中国学者潘忠党认为,框架的分析,“是一个关于人们如何建构社会现实的研究领域”。对于新闻媒体的框架研究,学者们基本上是源自高夫曼的思想。坦克德认为框架是新闻的中心思想。恩特曼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框架一件事,就是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在对新闻框架的形成因素的研究中,伍等认为,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会情境之间的互动的结果。
框架理论在传播学领域的应用
框架分析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受到国内外传播学者的重视并且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黄旦教授在《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一书中,对框架理论分析到,从框架分析角度,新闻生产本省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