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成都制造2025规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322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成都制造2025规划.docx

上传人:pppccc8 2019/11/18 文件大小:3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成都制造2025规划.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成都制造2025规划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硏究中心2016年1月—、(-)指导思想(二)战略目标(三)发展路径产业发展(-)突出发展产业(二)加快发展产业12(三)优化发展产业16四、空间布局19(—)3大板块20(二)N个县域工业园区22五、基础支撑23(-)构建精准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 23(二)构建便捷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24(三) 构建支撑有力的要素保障体系 24(四) 构建多个层次的开放合作体系 2526六、重点任务 25(_)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二)强化创新发展能力27(=)提升工业投资水平28(四)提咼企业竞争实力29(五)增强园区承载能力30(六)健全组织实施机制31名词解释32成都制造2025规划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源泉,也是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和引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国家实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为抓住成都制造业发展机遇,找准发展方向,加快转型升级,做强产业优势,实现工业经济新跨越,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16-2025年。—、编制背景(一)制造业发展态势和竞争格局面临重大调整。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速孕育兴起,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制造业发展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趋势,特别是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加速了传统制造业的换代升级。全球金融危机后,制造业竞争格局面临重大调整■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实施〃再工业化工业4・(r战略,力图通过制造业回归,重塑竞争优势,保持领先水平;一些新兴经济体也在加紧布局调整,积极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z努力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国内东部地区加快由外向竞争为主向外向竞争和内向竞争并举转变,中西部地区竞相发展、进位争先、加速赶超的态势愈加明显,全国制造业空间格局加快演变。成都制造业必须紧跟新的发展趋势,更加主动、更深程度地融入国际国内区域和产业分工体系,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二)经济新常态对制造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经济已进入以中高速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依靠以低成本要素投入实现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对制造业能力水平和竞争实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国家已部署实施《中国制造2025》,强调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10大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全面推进制造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转变。成都制造业必须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抓住"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带来的机遇,找准在中国制造新一轮战略布局中的定位,全面提升发展水平。(三)成都制造业肩负做大做强的双重任务。成都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主导产业优势突出、传统产业基础扎实、新兴产业蓄势待发,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门类和工业体系,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软件名城以及中国重要的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然而,成都工业尚未经历充分发育阶段,产业门类齐全但结构不尽合理,投资驱动明显但发展后劲不足,科技资源丰富但创新驱动力不强,集聚态势初显但集群集约程度不高,区位优势突出但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产业规模、综合竞争力在副省级城市中处于第二梯队,面临既要做大又要做强的双重任务。作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交汇点和支撑点、四川省首位城市,成都必须站在〃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全新起点上,瞄准中国制造的制高点,推动成都制造业低端提升、中端崛起、高端突破,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实现成都工业做大做强、由大变强的跨越发展。二、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发展路径(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创新驱动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重要理念,抢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深入落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瞄准冲国制造2025〃,主动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坚持走〃高端高效、集约集群、创新驱动、联动融合、绿色循环"的发展道路,把握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方向,以量质并举为主线,以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突破口,做大做强高端制造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提档升级传统产业,优化发展空间,提升发展环境,着力构建多点支撑、多元支撑的发展新格局,为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