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hnxzy51 2022/2/24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z.
产品质量监视抽查管理方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产品质量监视管理,规油田产品质量监视抽查〔以下简称监视抽查〕工作,进一步提高中原油田外购物资和自产产品的质量殊情况下,经技术平安监视处批准后,可到外部厂家成品库房待销售给中原油田的产品中抽取,抽查样品要具有代表性。
第十六条 抽样时除成件产品外,对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原则上每期只抽查一个样品,需要加密抽样时必须按技术平安监视处的安排进展。成件产品抽样数量按照监视抽查实施细则中的规定要求执行。
第十七条 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不得抽样;被抽查单位可以拒绝抽样:
〔一〕抽样人员少于2人的;
〔二〕抽样人员应当携带的"产品质量监视抽查通知书"和有效**件〔**或工作证〕等材料不齐全的;
〔三〕产品未经生产厂家检验合格的;
〔四〕按照产品的技术标准要求该产品的存放已经超过保质期的;
-
. z.
〔五〕有充分证据证明拟抽查的产品为生产厂家自产自用且非用于销售的;
〔六〕产品抽样基数不符合抽查实施细则要求的;
〔七〕抽样时有充分证据证明该产品用于出口,并且出口合同对产品质量另有规定的;
〔八〕有充分证据证明拟抽查的该批产品为上期中抽查过的。
第十八条 抽样时,假设发现有待抽查产品在标识中标明的执行标准注册过期或作废的,承检质检站应及时通知生产厂家提供有效标准文本,并要求厂家对标识予以更正。否则,报技术平安监视处按不合格处理。同一厂家的标识发现两次有误的,对该产品按不合格处理。
第十九条 抽样人员封样时,应当有防拆封措施,以保证样品的真实性。
第二十条 抽样工作完毕后,抽样人员应在抽样现场按照规定要求容如实填写抽样单。被抽查单位需要特别述的情况,在备注栏中加以说明。
第二十一条 抽样单必须有抽样人、抽样负责人和被抽查单位有关人员签字,并加盖被抽查单位公章。抽样单一式三份,分别留存检验机构、被抽查单位及技术平安监视处。
第二十二条 抽样时应通知被抽查单位的技术监视部门予以协助、协调。各被抽查单位的技术监视部门应当积极配合监视抽查工作。
-
. z.
第二十三条 被抽查单位拒绝进展抽样的,抽样人员应当耐心做工作,并说明拒检后果和处理措施,在做工作的情况下仍不承受抽查的,抽样人员应当在抽样单上填写拒绝抽样的具体情况,并让被抽查单位签字、盖章。同时,上报技术平安监视处,按拒绝抽查处理。
第二十四条 抽样人员在抽样过程中应当按照产品的存放条件及**制度妥善保管好所抽查的样品。质检站对备用样品在监视抽查通报发布后需要退还的,应按照规定要求退还被抽查单位,不需退还的要妥善处理。
第二十五条 质检站应当制定有关样品的接收、入库、领用、检验、保存及处理的程序规定,并格按程序执行。
第二十六条 接收样品应当有专人负责检查、记录样品的外观、状态、封条有无破损及其他可能对检验结果或者综合判定产生影响的情况,并确认样品与抽样单的记录是否相符,对检验和备用样品分别加相应标识后入库。
第二十七条 样品的保存和领用要格执行相应制度、程序,有专人负责,检验过程中,样品的传递应当有详细记录。检验所剩余样品应当及时收回并按规定处理。
第二十八条 检验仪器设备应当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并在检定期保证正常运行。
第二十九条 质检站在检验前应当组织所有参加检验的人员学****检验法、检验条件等,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并确保按规定的检验法和检验条件进展检验。
-
. z.
第三十条 现场检验要制定现场检验规程,并确保对同一产品的所有现场检验遵守一样的操作规程。
第三十一条 检验原始记录必须如实填写,保证真实、准确、清楚,不得随意涂改,并妥善保存备查。
第三十二条 检验过程中遇有样品失效或其他情况致使检验无法进展时,必须如实记录即时情况,有充分的证实材料,并及时提出处理意见上报技术平安监视处。 
第三十三条 检验报告容必须齐全,检验依据和检验工程必须清楚并与抽查实施细则相一致,检验数据必须准确,结论明确。
第三十四条 检验报告应当打印一式三份。一份由承当监视抽查的质检站留存;两份上报技术平安监视处,其中一份由技术平安监视处存档,一份下发被抽查单位。
第三十五条 质检站对不合格样品的检验报告应于当天上报技术平安监视处。合格样品的检验报告、抽样单、抽查情况总结、质量状况分析等材料应在该期最后一个月的25日前报技术平安监视处。
第三十六条 抽样、检验完毕后,质检站根据抽查、检验样品数量,依据检验收费标准如实填写"监视抽查检验费用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