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改革.doc

格式:doc   大小:8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改革.doc

上传人:cjc201601 2017/12/18 文件大小: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改革.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多年以来,高职院校对“两课”教学投注了较大热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当前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教育内容滞后,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方式封闭,教学方式单一;对“两课”认识存在偏见。因此,我们应增强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实效性,领导要切实重视;教师思维创新;实现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两课;改革;实效性
高职院校“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多年以来,高职院校对“两课”教学投注了较大热情,广大教师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两课”教学效果却不明显,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不少教师也有畏难情绪。本文结合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作一些思考。
一、当前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两课”教育内容滞后,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两课”的内容不尽合理,过分地强调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逐一分析每一理论观点的形成发展和具体内容。高等学校的“两课”统编教材内容重复过多,使学生对“两课”产生了厌烦的情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相当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完全从书本出发,忽视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现象的分析和研究,特别在专升本和自考压力的督促下,教师很少从实效性的角度去向学生传授观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人生问题的观点和方法,讲课内容陈旧枯燥,一味进行理论灌输,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商科院校的高职学生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是高级应用型人才或高级技术型人才,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更倾向于实用性。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
“两课”教学内容及观念滞后于社会变革的现实,落后于大学生的教育需要。
,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交流反馈的过程,也是一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过程。同时,教学又是一个艺术,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有好的手段和载体。“两课”教学现在还存在着形式单一、“满堂灌”的现象,尽管现在各院校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毕竟没有离开学校和教室,特别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和提高办学效益,“两课”大多采用上大课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便双向交流,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生动性和吸收力,大大弱化了教学效果。很少有条件到工厂、农村接受实践教育,这种教学方式所具有的封闭性、强制性和单向性的特点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影响教学效果。
“两课”认识存在偏见。认为专业课是主课,“两课”是副课。部分学生认为,“两课”能算“科学”吗?思想品德的形成,能通过课堂“教”出来吗?一些院校在课程的安排上,将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班级合在一起,集中上“大堂课”,学生到齐,教室容纳不下,为学生缺课提供了口实。同样属于公共课的大学数学、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绝大部分院校是分班教学,而不是上“大堂课”,这种安排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不重视“两课”的学习。
二、增强高职院校
“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提升“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于领导。高职院校领导及其主管部门对“两课”的重要性认识程度和支持力度是影响“两课”教学的重要因素。学校要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制度建设,为“两课”教学营造和谐的环境。特别要明确“两课”教育地位。当前,“两课”在高职院校的地位并不十分突出,并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轻视“两课”的现象。因此,高职院校要从培养我国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