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职院校医用化学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摘要] 分析现在高职院校医用化学教学现实状况,探讨教学改革的标准和路径,经过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形式的改革,来提升高职院校医用化学教学质量,以培养含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高职医学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医用化学 教学改革
医用化学是医学及相关医学专业的一门主要的必修基础课,经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础掌握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基础原理及基础试验技能,为学生学习其它后续课程提供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为实现医学学科的专业培养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伴随就业市场对实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停增加,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高职医学院校也必需进行教学改革,我们经过近几年的对该门程的改革,取得了部分结果。
一、医用化学教学现实状况
医用化学在医学教育中既是一门文化基础课,又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因为其和医学有着亲密的联络,它不但奠定了专业学习的基础,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全方面素质。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医用化学教学要依据职业发展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不过伴随社会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了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医用化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现在,高职院校医学化学教学现实状况存在以下多个问题:
伴随中国教育格局改变的趋势,高职教育文理兼收且文科生所占百分比在逐年扩大,因为过早地实施文理分科,使得分科后文科生不再学习理科知识,这么一来势必造成高职院校学生的化学,生物等和医学相关的基础知识相对微弱,而医用化学融合了医学和化学两方面内容,教材内容多、跨度大、理论性强,这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爱好和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她们的知识不能满足学习医学化学的要求。另外,学生普遍对医学化学课的认识不足,医学课程任务重,学生精力关键放在医学基础课上,对化学课不重视,仅应付于考试,失去了对这门课的爱好。
高职院校医用化学老师大多毕业于化学专业,化学知识相当过硬,不过医学知识却不够全方面,难以在教学中将化学和医学二者相互融合相互贯穿,这直接影响化学和医学联络的深度和广度,且轻易和医学基础、临床课脱节。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她们存在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将全部的化学知识、理论和医学事实牵强附会的扯在一起;二是她们大多毕业于化学专业,讲课课程中往往只就化学问题大谈特谈,忽略化学和医学联络。这最终造成医学化学失去了化学独有魅力,而且学生听不懂。
现在,中国高职院校医学化学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存在部分不足,其主要问题在以下多个方面:一是内容偏难,学生失去爱好,教材过于重视化学原理,加之学生化学基础微弱,而对医用化学中较多的纯化学理论和概念难以了解,把精力关键放在医学基础课上,对医学化学课不重视;二是课时偏紧,伴随医学学科的发展,首先,化学科学迅猛发展,新的内容不停充实到教材中;其次,课时有限,教学内容一删再删,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化学知识和医学知识相互融合、讲解透彻,并让学生掌握和了解,存在一定困难;三是教法陈旧,设备不足,在现在的教学中“照本宣科”“填鸭式”等现象还是很严重,以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学生也不能主动主动地质疑和挑战学习中的问题,直接影响其爱好;另外,在教学过程极少利用多媒体等工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