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徐小英叶素娟(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目的分析全麻患者入麻醉复苏室(PACU)后出现苏醒期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3173例术后入麻醉复苏室的全麻患者的观察,分析各种不良刺激导致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结果 357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苏醒期躁动,%。各种不良刺激导致苏醒期躁动,以疼痛和尿管刺激多见,%%,%,%,%,%。结论护理人员应注意了解和掌握躁动发生的原因、相关知识,给予有效的药物处理,同时做好相关的护理,减少躁动带来的危害及意外事故的发生,使患者顺利度过全麻苏醒期。
【关键词】全身麻醉麻醉恢复期躁动护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036-03
全麻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also called emergence delirium,EA)为全麻苏醒期的一种不恰当行为,全麻手术患者入麻醉复苏室(post-anesthesis care uint,PACU)后护理工作中常常碰到的问题,表现为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并存,如语无伦次,哭喊或呻吟,肢体无意识动作,谵妄思维等,若处理不当,可造成患者自身的意外伤害,甚至危及生命的不良后果。现在对2013年2~5月在我院实施全麻手术的3173例患者术后苏醒期的观察,分析躁动发生的原因,总结相关的护理体会,具体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5月在我院实施全麻手术的患者3173例,其中男性1955例,女性1218例,全凭静脉麻醉,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气管插管或喉罩,术后带气管导管入
PACU的患者1856例,其余为拔管后送入PACU。
方法
观察各种不良刺激导致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躁动程度评价标准
轻度躁动:在强烈刺激下发生躁动,一旦刺激停止,躁动即停止;中度躁动:无刺激情况下即发生躁动,但无需制动;重度躁动:不自主运动,需药物或物理方法制动[1]。
357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苏醒期躁动,%。各种不良刺激导致苏醒期躁动,以疼痛和尿管刺激多见,%%,%,%,%,%。
各种不良刺激导致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疼痛尿管刺激气管导管刺激心理应激低温高碳酸血症其他因素
躁动例数 148 89 47 53 11 63 3
躁动发生率(%)
引起苏醒期躁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各种有害刺激是诱发和加重躁动最常见的原因[2]。如疼痛,尿管刺激,气管导管刺激,低温等均可引起苏醒期躁动。躁动对患者本身及术后需特殊体位的手术会造成很大的危险,因此也需要较多的医护人员处理。严重的躁动会造成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各种引流管,导尿管等,伤口裂开,手术部位出血。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