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全面介绍阿根廷的著名小说家、诗人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
斯及其作品的文学传记。
傅尔赫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和戏剧性:博氏家族诞生诸多勇士,在战
争中创下过许多英雄业绩,这使博尔赫斯自小就“宗教般地”崇拜祖神和男
子气概。他生性聪明,有较高的文学天份,曾获得过“福门托”文学奖和西
班牙塞万提斯奖等多种国际文学奖。也许正是这种戏剧化的人生,使他感悟
到生命与命运恰似一个“迷宫”,苦苦的追求往往徒劳,只有在偶然的机遇
中拥有无限勇气的人才能到达自身迷宫的中心,发现自身的价值,从而诞生
了他那“或采用神秘的侦探小说形式,或在社撰虚构的情节中糅入真实的(或
貌似真实的)文献资料,使读者真伪难辨”、阅读趣味横生的“迷宫股的小
说”。传记的作者正是在对作家“迷宫般的心灵境地”和”迷宫般的创作”
有了完整的把握,才写下这部既有研究价值又很有可读性的传记。从中读者
不仅可以触摸到一个拥有无限勇气的“跋涉者”不屈的命运和被世界文坛赞
誉的“迷宫小说”衍生的脉络,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成功者从“平凡走向伟大”
的性格发展史,获得各自应有的启悟。
汉译本序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著名的短篇小说家、
散文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不仅在拉丁美洲和西班牙拥有广大的读者,在美国
和西欧也极有影响。
博尔赫斯于年月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具有古老英国
和阿根廷血统的律师家庭。祖母是英国人。由于祖母和爱好文学的父亲的影
响,博尔赫斯从小就学习英语,并通过英语接触了大量的欧美文学名著。第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日内瓦求学,并开始写诗。战后,他随全家遍游西
欧各国,加深了他对英、法、德等国的语言和文学的了解,同时亦受到欧洲
表现主义文学运动的感染。年返回布宜诺斯艾利斯后一度曾成为阿根廷
“极端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反对传统诗歌格律的束缚,强调通过隐喻创
造复杂美妙的意境。~ 年间,他发表了不少散文和本诗集:《布
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面前的月亮》()和《圣马丁的手
册》()。这些诗歌后被认为是阿根廷诗歌的转折点。
年后,他摈弃了极端主义,并把创作的方向从诗歌转向幻想小说。
同时继续为杂志撰写随笔。在~ 年代间,他发表了近个短篇故事,
分别收入《交叉小径的花园》()、《杜撰集》()、《阿莱夫》
()、《死亡与罗盘》()等集子中。这些小说以其新奇的构思、
幽默讽刺的文笔和深奥的哲理,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境界,确立了博尔赫斯在
世界文坛上的地位。年,他被授予“福门托”文学奖,从此他的名声大
震。此外他曾获多种文学奖,其中包括阿根廷国家文学奖()、西班牙
塞万提斯奖()等。他还被哈佛、剑桥等名牌大学授与名誉教授之称。
在国内,他也从一个鲜为人知的作家、一个图书馆的小公务员上升为一个家
喻户晓的人物。年,庇隆政府下台后,他被新政府任命为阿根廷国家图
书馆馆长。不幸的是,他当时因严重的眼疾双目已近乎失明。他自嘲他说:
“命运赐予我万册书,由我掌管,同时却又给了我黑暗。”
但失明并没有夺去博尔赫斯的艺术生命,在母亲和友人的帮助下,他以
无穷的毅力继续创作,并修订和整理出版丁一些早期作品。与此同时,他还
多次应邀前往欧美大学讲学。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有:《迷宫》()、
《布罗迪埃的报告》()、《沙子集》(),《老虎的金子》()。
博尔赫斯是一位思想深刻、学识渊博的作家。他的作品涉及的题材极为
广泛,有东方文明古国的传统和神话、西欧的形而上学哲学、玛雅人的文化
等。博示赫斯的散文多发表在《南方》《马丁·菲耶罗》等杂志上,主要讨
论文学和哲学,但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他的幻想杜撰短篇小说。博尔赫斯声称
他的小说犹如《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一般旨在娱兴和感人,并不想谆谆劝
诱。它们或采用神秘的侦探小说形式,或在杜撰虚构的情节中糅入真实的(或
貌似真实的)文献资料使读者真伪难辨。然而隐藏在它们的背后反复出现的
主题往往是时间和永恒,存在的荒谬、个性的磨灭以及人对自身价值的探究
和对绝对真理的无望的追求。这类主题在他的代表作《阿莱夫》和《杜撰集》
中均有表现。它们也正是国扰博尔赫斯本人的形而上学的问题,反映了他对
人生和宇宙的探索。尽管他一再表示他并不想兜售他的哲学观点(或任何观
点),但他思想深处的怀疑主义和理想主义仍通过他的作品传播给了读者。
博尔赫斯的作品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也由于它们的高度艺术价
值。他对待写作十分认真,遣词造句都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以达到筒
练含蓄、细腻优美、富有诗意和幽默感。他非常善于运用象征手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