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茶泥湾高架桥施组设计方案
编制依据与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合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
、施工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
。
(二)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
2、认真执行合同要求;
3、科学组织施工,优化施工方案;
4、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合理配置资源,降低工程成本;
5、积极应用四新成果,推动企业科技进步;
6、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自然条件
本高架桥处于长期风化剥蚀的山岭重丘地貌区,其东、西两侧均为呈北东或近南北走向的山岭,中部为山间沟谷,多种植水稻。地形起伏变化不大,相对高差约20m;山体自然坡度为15°~20°,植被较发育。高架桥跨越北西~南东向沟谷,于K34+766~K34+774里程处横跨灌溉大水渠。~。
地层结构自上而下可分为上覆第四积土层及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沉积层两大类。
地表水不甚发育,主要为桥位中部的一条自南东往北西流向的灌溉水渠水,其流量为5 I/S,其流量受季节性影响而变化,该地表水对桥位施工无影响。地下水主要为基岩风化裂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其透水性、富水性较弱,~。
桥位区地震基本烈度属Ⅵ度区。
大桥概况
茶泥湾高架桥位于里程桩号K34+ ~K34+,,本桥全长133m,上部结构分别采用5×20m和6×20一联预应力砼宽幅空心板,下部结构为双柱墩、U型桥台,钻孔灌注桩和扩大基础。桥梁上跨兴隆场至木凉规划路、水渠及机耕道。
施工方案
(一)、桥梁施工总体方案
茶泥湾高架桥桥台明挖扩大基础,上层土方及其下的风化岩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底层岩层采用人工爆破进行开挖;所有桥的桩基,均采用冲击钻成孔,视具体孔位情况设置平台。
系梁、盖梁及U型桥台均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施工,墩身采用2米和3米节半圆定型钢模,水平运输采用自卸汽车或机动翻斗车,垂直运输以汽车吊为主。
所有桥梁的砼均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砼运输车运送砼至工地,采用砼输送泵灌注。
所有梁板采用集中预制方案,预制全部采用定型钢模。在0号台左侧设一个制梁场。空心板梁采用架桥机架设。
(二)、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1、钻孔桩施工
,共18根桩,采用CZ-30反循环冲击钻钻孔,采用性能合格的粘土或膨润土制作泥浆,孔口埋设2m高的钢护筒,钻孔开孔采用小冲程低速开钻,待整个钻头进入岩层后进行正常速度钻进。在护筒脚部位慢速钻进,经常观察水面和水位情况,防止护筒脚漏浆,若发现漏浆马上回填或加长护筒后再钻进,确保安全成孔。
在钻进过程中,如桩底遇倾斜岩层时,采用向孔内回填部分片石,用冲击钻反复冲击,不急于进尺,先利用片石将斜坡面处的岩层挤密,后用小冲程冲击的方法,待钻进倾斜岩层1米以后,再正常钻进。
清孔采用清水冲洗及压风的办法,钢筋笼在桥下或桥位附近钢筋加工场预制,后用自制炮车水平运输,汽车吊吊入孔就位;砼在现场砼拌合站集中生产,砼输送泵灌注配导管法灌注水下砼。接桩前清除桩头不小于80cm高砼,凿至砼新面并保证砼强度为止。施工工艺见《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附件)。
2、扩大基础施工
①基坑开挖
按设计要求测设出桥梁轴线和桥台准确位置及开挖轮廓,并将轴线控制桩延长至基坑外加以固定,以便校核,做好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设施。
采用挖掘机挖土,人工配合,挖基时基底不得扰动或被水浸泡,石质基坑采用松动爆破;接近基底时保留10~20cm人工挖除,同时,视开挖地质情况,将坑壁以适当的坡比放出,并严格控制开挖尺寸。雨天基坑内积水随时排干,基坑挖至设计标高时,核对地质情况、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经监理检查签证后,方可进行基础砼施工。
础片石砼施工
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后,及时浇筑砼,为保证基底稳定,不受地下水侵蚀或岩石风化,底阶基础砼全部满灌,不立模板。
基础施工分两组,从基础两头相向同时浇筑,接头处加强振捣。为保证圬工质量,片石的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片石的掺量不能超过砼体积的25%,石块在使用前,先用水清洗干净;石块应在砼中分布均匀,两块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0cm,以便捣实其间的砼,石块距表面的距离不得小于15cm。
3、系梁施工
待系梁下桩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低位系梁的开挖,用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基坑开挖,挖至设计标高后,人工夯实基底,然后在其上部铺10cm的砂浆垫层为系梁底模,侧模采用大块定型模板。人工现场绑扎钢筋,砼罐车运送砼,人工手推车运送入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