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析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
[摘要]理想的音乐欣赏活动,是敏锐感受音乐和独自体验审美意义的心理历程。音乐欣赏正是为实现这一历程而提示适宜的“语境”,其过程应以聆听和感悟音乐为重点。欣赏形式可以丰富多彩,但核心是音乐审美。音乐的审美能力是在音乐审美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的,而音乐的审美经验又是从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和鉴赏中获得的。因此,感受和鉴赏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大量鉴赏和感受优秀音乐作品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关键词]音乐欣赏审美教育情感体验
教育部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把“聆听音乐”放在首位,可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音乐欣赏活动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说明,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音乐欣赏,一方面以反馈的方式影响音乐创作和表演,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音乐欣赏水平的高低、审美理想、趣味的变化。都是构成良好的音乐环境的重要因素,对促进和推动音乐创作、表演,繁荣和发展音乐艺术,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音乐欣赏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
音乐欣赏是一切音乐教育的中心动力。专业音乐教育培养的音乐专门人才,即音乐教育者、音乐创作者、音乐演奏、演唱者,换句话说。培养的是音乐的“指导者”、“生产者”。而普通国民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则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欣赏能力。换句话说,是为了培养音乐的听众,培养音乐的“知音”,音乐的“消费者”、“享用者”。
理想的音乐欣赏活动,应该是敏锐感受音乐和独自体验审美意义的心理历程。音乐欣赏正是为实现这一历程而提示适宜的“语境”,其过程应以聆听和感悟音乐为重点。欣赏形式可以丰富多彩,但核心是音乐审美。教师不要为了提高兴趣而“玩”音乐,甚至把音乐课上成游戏课,以致学生玩兴高涨而对音乐冷漠。音乐的审美能力是在音乐审美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的,而音乐的审美经验又是从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和鉴赏中获得的。因此,感受和鉴赏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大量鉴赏和感受优秀音乐作品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反之,如果对审美对象的存在无动于衷,没有感知,审美教育就无法进行下去。有鉴于此,《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
音乐欣赏活动作为进行音乐教育的强有力的手段。它培养学生能够听懂音乐。通过感知音响,体验情感,从中得到审美情趣,发展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鉴赏水平,增强其表现与创造音乐的愿望,最终全面提高其素质。还可以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音乐作品,扩大其音乐眼界,在培养人的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情感、提高人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音乐欣赏是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