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是孟母教子的故事。
二是孟子宣传仁义之道的故事。
三是表现孟子蔑视权贵、刚直不阿的品德故事。
文学常识
名字
生活时代:
评价:著名的家家
是( )之后的( )大师,所以常“”并称,后人尊“”。
(轲)
(子舆)
(战国)
(思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
孔子
儒家
孔孟
亚圣
作者简介: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五十步笑百步。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名言名句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作品简介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的天气、时令
地理形势有利
人心所向,上下(内部)团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施行
仁政
少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米粟
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内城
外城
围
语气词
甲衣,兵器,武器装备
米,谷,泛指粮食
放弃
离开
护城河
这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
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限制
巩固
征服
通叛,背叛
到
归顺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中心论点提出来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使用什么论证方法?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后面的内容?
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