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内容提要
本书为世界公元前至前世纪世界文化教育史,是阐述世界古代中期
文化教育发展历史的一部专业史著作。作者在丰富翔实的史料基础上取精用
宏,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系统地叙述了这一历史时期世界东西方国家
文化教育发展的进程,并以教育发展为基本线索,介绍了有代表性的国家的
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制度演变和教育思想理论成就,对在世界历史上产生重
大影响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评介。书中并对东西方教育
异同、不同民族文化区域发展特点与成就加以分析比较。本书内容丰富,文
字简明,在撰写过程中力求达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一、概述
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的这本《世界古代中期文化教育史》,是百卷本《世
界全史》划分的世界古代中期史, 个独立成卷的专业史的一个分卷。
在整个人类发展的悠久历史长河中,世界各个国家的民族祖先曾共同创
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为我们留下很多宝贵丰富的精神财富。世界近现
代文化教育的渊源有很多就是来自世界古代中期这个历史时代。在这一时
期,东西方交相辉映,构成一幅蔚为壮观的世界古代中期的文化教育画卷。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从搜集资料入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为指导
思想,按照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史为本、以论为辅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以教
育发展为基本线索,力图勾画出公元前至前世纪世界古代中期文化教育
发展的主要轮廓。书中既写西方,也写东方,从而展示出东西方主要国家的
文化教育成就。但该书由于受到篇幅字数所限,因此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不
分巨细地详加论述,只能抓住一些重要问题突出地加以阐述。
在编写体例上,我们则以人类大区域的历史活动的分布范围作为基础撰
写的空间,按地区和国家分题编写,自西向东构成框架,主要集中叙述:欧
洲地中海周边地区的古代希腊、罗马,北非埃及和西亚两河流域,南亚次大
陆印度,以及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教育概貌。
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在世界古代中期,无论是希腊、罗马,还是
东方各国的文化教育,其性质和根本特点是一致的,都是适应了当时奴隶社
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实际情况表明,这些国家和地区虽同属于奴
隶社会这一历史阶段,民族文化教育内容和措施却表现有所不同,产生差异,
各自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特色。
西方奴隶社会有代表性的文化教育,是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教育。希
腊民族创造了爱琴文明,成为欧洲文明史的开端和人类文明的一个发祥地。
从公元前世纪开始,希腊建立奴隶制城邦,经过长期的发展,到公元前
至世纪希腊奴隶制达到繁荣阶段。希腊的文化教育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
上,适应了奴隶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在古希腊为数众多的城邦国家中,斯巴达和雅典的文化教育的形成和发
展是整个希腊文化教育的典型范例。斯巴达以农业立国,从九千户的斯巴达
人统治十余万户奴隶和平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文化教育完全服从于对奴隶的
残酷武装镇压和对外战争保护城邦的需要。这种社会经济制度决定了它的教
育性质注重军事教育,实行单纯尚武的军事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年轻一
代培养成为捍卫奴隶制度的勇敢善战的军人武士。而在雅典,由于海上交通
便利,手工业和商业比较发达,且随着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发展,其文化教育
提倡人的身心和谐的发展,培养服从和效忠国家的公民,使他们不仅成为军
人,而又成为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商人。为达此目的,雅典积极兴办了多种
类型的学校,诸如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还有国立体育馆等教育
机构,开设了内容丰富的各种课程。
古希腊的教育实践活动,孕育了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产生了象苏格拉
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这样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们的教育思
想和理论学说,成为古希腊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希腊化时期,古希
腊的文化教育传播到欧、亚、非三洲的许多地区,希腊文化对东方一些国家
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希腊人也吸收了东方文化。体育作为文化教育
的重要内容,本书着重叙述了古代希腊体育,近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盛会的由
来,以及古希腊教育家对体育教育的精辟的论述。
古代罗马的文化教育,同样是建立在剥削奴隶劳动的基础上,为奴隶主
阶级的政治和经济服务。它吸收了古希腊文化教育成果,也根据自己本国特
点和需要进行修改和补充。希腊文化教育主要是通过罗马对后世欧洲的文化
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人们通常把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并称为希腊
——罗马文明。
古代罗马在王政时期(公元前—前世纪)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
过渡阶段,罗马民族的思想生活到精神文化都还是很原始的。罗马王政时期
已经有了文字,但由于流传下来的可靠史料很少,所以这一历史时期的教育
状况难以稽考。从公元前世纪开始,罗马进入共和时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