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5
文档名称:

【文学历史类】世界古代前期文化教育史.pdf

格式:pdf   页数:1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文学历史类】世界古代前期文化教育史.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8/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学历史类】世界古代前期文化教育史.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阐述人类社会最初阶段——原始社会和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奴隶
社会文化教育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并分别介绍了古代巴比伦、亚述、埃及、
中国、印度、希伯来和波斯的文化教育,包括学校的产生和初步发展以及学
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等。中国古代教育
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六艺”教育和周公的教育思想,本
书给予了详尽的描述。
本书还对人类语言文字、新闻出版和体育卫生的萌芽、产生和初步发展
以及古代图书馆等进行了翔实介绍,并对这一时期东西方文化教育的状况和
相互交流进行了比较和阐述。本书会使读者深刻感受到人类的伟大和无穷无
尽的创造力。
一、概述
(一)
本书主要阐述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原始社会和世界四大文明古
国奴隶社会时期文化教育的起源、萌芽和初步发展的过程和状况。
文化的含义相当广泛。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
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种社会都有与其相适
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
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反过来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巨
大的作用和影响。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并以社会物质生产的
发展为基础。《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文化“是人类知识、信
仰和行为的整体。在这一定义下,文化包括语言、思想、信仰、风俗习
惯、禁忌、法规、制度、工具、技术、艺术品、礼仪、仪式及其他有关
成分。文化的发展依人类学习知识和将知识一代代传下去的能力而定”。
北京大学出版社年月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化史》,包括宗法制
度、家族制度、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书籍制度、儒家的经书和经学、地
理学、行政区划、交通工具、兵器、礼仪制度、婚姻制度、丧葬制度、
礼器和日用器具、音乐文化、绘画艺术、书法艺术、建筑艺术、陶瓷工
艺、髹漆工艺、货币制度、度量衡制度、天文历法、农业生产、科学技
术、职官制度、选举和科举制度、神道和宗教、民间神鬼信仰、禁忌习
俗、重要节日等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年月出版的《中国文
化概论》,包括语言文字和典籍、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史学、
伦理道德、宗教、哲学等。从以上可以看出,文化的含义的确相当广泛。
本书重点展现世界古代前期的教育发展史,同时,作为文化教育史,还
包括语言文字、新闻出版和体育卫生的发展史。
关于地域范围,包括全人类的原始社会和巴比伦、亚述、埃及、中
国、印度、希伯莱和波斯等奴隶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史;关于时限,自
人类社会产生至以上国家和地区奴隶社会结束,中国写至公元前世纪
西周结束(公元前年),其他国家和地区写至公元后世纪左右。
(二)
原始社会和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奴隶社会文化教育的大致状况如下。
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开端阶段,是人类的童年时期。恩格斯曾幽
默地说过:“这个‘太古时代’在一切情况下,对一切未来的世代来说,
总还是一个最有趣的历史时代,⋯⋯因为它以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为出
发点,并且以克服将来联合起来的人们永远不会再遇到的那些困难为内
容。”①原始社会的文化教育尽管是那么的原始和幼稚,却是人类文化教

①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155 页。
育继续发展的基石。
原始社会的文化教育经历了前氏族公社时期、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军事民主制”时期和学校的萌芽等发展阶段。这
一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社会生活的风俗习惯和传统;学习劳动
生产的经验、知识和技能;进行宗教教育;学习音乐、舞蹈和军事体育
等。值得指出的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人类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
变革——学校教育的萌芽。
原始社会的教育有明显的特点:①具有全民(全氏族)的、平等的
性质,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少数人独占教育而多数人被排斥于教育
之外的现象还没有产生。由于原始社会财产公有,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对
抗,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儿童公有公育,所以那时的教育是没有阶级
性的,教育是一种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②教育的目的是为
了整个氏族的生存和蕃衍,为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因此,在那个历史
时代,教育是整个氏族生存的工具,而不是一部分成员的私利和特权。
凡是集体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品德、习俗,也就是整个社
会所要求的,全体社会成员都需要努力学习和掌握。对其成员,特别是
儿童进行教育也是社会公众的事情。③那个时代的教育全然或主要是在
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进行的,因而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