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程说明书.doc

格式:doc   大小:3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程说明书.doc

上传人:liwenfei1314 2017/12/29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程说明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程说明书
课程名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
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课程小学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
课时数:65课时
授课教师:
使用年级:二年级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班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有18名。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后进生学****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的学****兴趣和学****方法的培养,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解决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在《标准》中提出了有关解决问题教学的详细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与计算教学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因此,《标准》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并在不同的学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数感的建立是一个逐步体验和发展的过程,需要通过每一学段、每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循序渐进地培养。本册实验教材结合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加减法的教学,提供丰富的建立数感的学****素材,使学生在数学学****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1)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本册实验教材集中安排表内除法的教学。表内除法(一):教学除法的意义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表内乘法(二):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首先,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与乘法的初步认识一样,先给学生提供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春游前的准备活动。
(3)集中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乘法口诀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之后,在表内除法(二)中,教材集中安排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学****所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
(4)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渗透于学****除法的含义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学****除法计算的目的是用它解决问题。教材在注重让学生通过活动探索、理解除法计算的含义和方法的同时,渗透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
4、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5、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并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6、在实际情景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