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excel上机实验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excel上机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7/12/30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excel上机实验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excel上机实验报告
Excel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项目名称Excel综合实验班级与班级代码实验室名称(或课室)专业任课教师学号:
姓名:实验日期:
广东商学院教务处制
姓名实验报告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一、实验目的
考察学生综合应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 1. Excel工作簿的建立、保存、打开; 2. 各类数据的输入和编辑; 3. 工作表的各种基本操作; 4. 工作表的格式化设置;
5. 利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的计算;
6. 综合应用各种数据管理操作,如排序、筛选、汇总、统计等; 7. 图表的创建和编辑。
二、实验设备
? 硬件:Pentium 4 以上的微型计算机。? 软件:Windows XP、Excel 2003或以上的版本
三、实验步骤
1、
打开“”文件,在“期末与总评成绩”与
“平时成绩”工作表中拆分“姓名”一列,将准备好的学生姓名复制粘贴上去。 2、
在两个工作表中分别拆分“平时成绩”一列,在“平时成绩”工作
表中,点击单元格E2,输入公式:=C2*40%+D2*60%,再往下拉至单元格E22,计算出平时成绩。再通过外部引用方式把平时成绩复制到“期末与总评成绩”工作表中的平时成绩一列。 3、
在“期末与总评”工作表中拆分“总评”一列,点击单元格F3,输
入公式:=D3*30%+E3*70%,往下拉至F22,计算出总评成绩。
4、拆分“绩点”一列,点击单元格G3,输入公式:
=IF(F3=60,1,IF(F360,1+(F3-60)*,0)),往下拉至G22,计算出各个学生的绩点。 5、
拆分“奖学金等级”一列,单击单元格H3,输入公式:=IF(G3=4,
一等,IF(G3=,二等,IF(G3=3,三等,无))),往下拉至H22,计算出奖学金等级。 6、
拆分“名次”一列,单击单元格I3,输入排名函数:
=RANK(F3,$F$3:$F$22),往下拉至I22,计算出名次排名。 7、
在“期末与总评”工作表中选中“总评”一行,选择“格式”→“条
件格式”,选择“单元格数值”和“小于”,在第三个方框中输入60,再单击“格式”,选择“加粗”,“红色”字体,将总评不及格的分数用红色加粗字体标示。 8、
在“期末与总评”工作表中A24:K26的区域中输入总评分数区间
数据,合并好相应单元格,单击B26,输入公式:=DCOUNT($A$2:$I$22,,B$24:C$25),向右拉至K26,统计出各分数区间的人数。 9、
将统计出来的各分数区间人数输入“考试成绩统计表”中,单击单
元格H30,输入公式:=AVERAGE(F3:F22),计算出平均分;单击I30,输入公式:=(B30+C30+D30+E30)/20,计算出合格率;单击B31,输入公式:=B30/$G$30*100%,拉至F31,计算出各区间人数的百分比。 10、在“期末与总评”工作表中选中A29:F30的区域,单击“制图”图标,选择“饼图”,在“图标选项”中,标题输入“考试成绩人数统
计图”,数据标志勾上“类别名称”和“值”,单击确定,再调整图表大小和位置。
11、在“期末与总评”工作表的A40:C43区域中输入相应数据,选择“数据”→“筛选”→“高级筛选”,选中“将筛选结果复制到其他位置”,“列表区域”选择为A2:I22,“条件区域”选择为A40:C43,“复制到”选择为A45。单击“确定”按钮。
12、适当调整“期末与总评”工作表中各数据的大小和位置,使之能在一张A4纸上打印出来。
13、在“期末与总评”和“平时成绩”工作表中分别选择“视图”→“页眉与页脚”,自定义页眉和页脚分别为“12新闻1班蔡晓童”和“第1/2页,共2页”。
14、最后对工作表进行适当的格式化设置。
四、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下页所示。
五、实验分析与体会
通过这次实验我发现要熟练地运用好Excel这个软件,必须多多练****在掌握好课本上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多多上机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它,同时在函数的输入过程中要注意绝对地址、相对地址和混合地址的不同应用场合。这样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重复输入。
篇二:管理信息系统excel上机实验报告
XX大学
XX学院
实验报告
年度学期:20XX-20XX第二学期课程名称: 《管理信息系统》授课教师:XXX
年级专业:20XX级XX专业
学生学号:XXXX
学生姓名: XXX
第三次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