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呼吸功能训练
心胸外科
呼吸功能训练的定义
呼吸功能训练,是通过各种呼吸运动和治疗技术来重建正常的呼吸模式,增强呼吸肌功能,改善肺通气,减轻呼吸困难,提高肺功能的训练方式。
为什么要进行呼吸功能训练?
肺炎、肺不张和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是胸部术后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
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可改善病人肺功能,增加呼吸肌力,促进肺膨胀,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胸部大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在20~40%。早期采取翻身、拍背、雾化等方法能够预防术后并发症。
呼吸功能训练的方法
腹式呼吸:是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腹部凹入的呼吸法。
取卧位,两膝半屈使腹肌放松,一手放腹部
用鼻子缓慢吸气时,膈肌松弛,尽力将腹部挺出,腹部的手有向上抬的感觉。
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的手有下降感。
缩唇呼吸
是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即在呼气时,收腹、胸部前倾,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缓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要尽量做到深吸慢呼,缩唇程度以不感到费力为适度。
吸气时让气体从鼻孔进入,这样吸入肺部的空气经鼻腔黏膜的吸附、过滤、湿润、加温可以减少对咽喉、气道的刺激,并有防止感染的作用。
呼气时缩唇大小程度由病人自行选择调整,呼气力度在呼出气流能使距口唇15~20cm处的蜡烛火焰倾斜而不熄灭。
呼与吸的比例为1∶2或1∶3 ,每次10-20分钟,每日3-4次,每次吸气后不要忙于呼出,宜稍屏气片刻再行缩唇呼气。
人工阻力呼吸训练---吹气球
帮助胸腔内积液和气体排出,防止术后肺不张和坠积性肺炎。
深吸气后尽力吹胀气球,可使肺充分膨胀,增加肺活量,同时可以增加气管内压力,防止支气管和小支气管过早压瘪。
不在于吹得快,也不在于吹得多,只要尽量把气吹出就可以。
术后有肺组织漏气的患者慎用,因气管内压力增加可导致漏气处吻合口愈合不良。
叩击排痰法
手与手腕平行成杯状,运用腕部力量有节奏叩击发出“嘭嘭”的声音;
叩击时机应在一次呼气期中快速叩打胸壁,频率在每分120-180次;
叩击应沿支气管走向;
时间约2-3min;
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和生命体征变化
叩击时避开女性的乳房,心前区,衣服纽扣拉链;
适应症
胸部、腹部的术前、术后。
原发性、继发性肺部疾患。
因胸部、腹部的疼痛所造成的呼吸障碍。
COPD。
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造成的呼吸肌肌力下降。
支气管痉挛、换气障碍。
呼吸障碍引起的代谢不全。
严重骨骼畸形,如脊柱侧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