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轻舟已过万重山
曹、校长,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他在课堂教学、阅读策略、写作指导及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有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曾获苏州市高中语文评优课一等奖,全国论文评比一等奖,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教育散文《青春的书签》,诗集《11点17分的阳光》,主编、参编教育教学用书十余部。2006年,被教育部选派驻香港担任中国语文教学指导组组长。
2010年11月中旬,《江苏教育》编辑部在张家港举办“苏派名师课堂展示暨苏派名师论坛”活动,特邀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主持。我上了一堂课,开了一个讲座,并作为论坛嘉宾参加了现场访谈。自我介绍之后,成先生问我:“回顾你的成长之路,你最想说的体会是什么?”我脱口而出:“糊里糊涂。”
“糊里糊涂”,是自我状态的直觉描摹,也是自然心态的真实写照。27年的教育生涯,我感觉自己像浪尖上的一叶扁舟,浪奔浪涌,顺流而东,不知不觉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一份随意,一份闲适,一份兴趣,一份享受,随之而至的,是不经意的春华秋实。
无意栽柳,
回首是一片葳蕤成荫的风景
拿破仑说:“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真没想过成为什么,甚至当初就没想过成为一名教师。1985年,我从扬州师院中文系毕业,分到了后塍中学任教。当时的我还沉迷在青春的诗人梦里。写诗,成了我业余的最大兴趣和爱好。说我跟语文教师有缘,不如说我跟文学有缘。在学校里,我办了个诗社,有青年教师,也有我的学生。写诗,编印诗集,组织诗会,在市里也有不小的影响。那时,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诗人。
因为喜欢文字,我曾经想去报社做编辑,无奈,当时教师的编制卡得很死,出不去。
1988年,我第一年带高三,班上有70多名学生,一半是复读的,我没觉得有什么压力。因为年龄相仿,我整天跟学生“泡”在一起,上课也很随意,更多的是把文学的热情带进了语文,把语文当成了文学。随意甚至有些散漫,一份热情偶尔还有点率性。学生居然也喜欢我的课,喜欢我的语文。班上有不少学生,后来读了中文系,成了我的同行。
若干年后,一位已经成为我的同行的学生对我说:“曹老师,你当初说的一句话我至今还记得。”我有些摸不着头脑:“哪一句?”他说:“你上第一堂课就对我们说‘教书是你的职业,写作才是你的事业’。”我有些愕然,自己居然讲过这样的话?有些好笑。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年,我已经很安心地教着我的语文了。教书已不知不觉地成了我喜爱的事业,而写作依然是我的业余爱好。
爱看书,就爱上了语文;爱上了语文,就渐渐爱上了写作,然后又不知不觉地爱上了教书。刚工作没几年,我参加市里的一次语文教研活动。当时的语文教研员蒋清和先生是张家港的第一位特级教师,他在会上鼓励教师要写作,出乎意料地表扬了我。原来,我并不算不务正业,写作跟教书是没有必要划分开来的。我想起吕叔湘先生对
“语文”的解释,“语”,是言语,口头语;“文”,是文字,书面语。“语文”就是“读”与“写”。现在想来,因为自己喜欢写,也就带动了学生去写。而要写好就离不开读,于是,自然地也就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许,我剑走偏锋,但这也许走的是一条教学的正道呢。
因为学生的喜欢,学生的成长,我渐渐享受到为人师的乐趣。2008年高考,我带学生走进考场时,有个学生走到我身边,说:“曹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