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回转体动平衡实验报告
回转体动平衡实验指导书
回转体动平衡—实验指导书
,加深转子动平衡概念的理解;
。
-16型硬支承平衡机; 、电机转子; 、橡皮泥。
(1)PHQ-16型硬支承平衡机工作原理
PHQ-16型硬支承平衡机的特点是:直接显示不平衡量的大小和相位,效率高,操作简易。可用来平衡3~300kg的回转件,~1gmm/kg。其工作原理为:
①由于转子的不平衡产生离心力,迫使支承架振动。由于支承架刚度较大,所以振动幅度小,经机械式的讯号放大机构,将放大后的支承架振动讯号传递给振动传感器,传感器将机构振动讯号转换成电讯号,输入电测箱。电测箱对输入的两路信号处理后显(来自: 论文网:回转体动平衡实验报告)示出不平衡量的大小和相位。
②由于传感器是装在支承轴承处,故测量平面即位于支承平面上,但转子的二个校正平面,根据各种转子的不同工艺要求(如形状、校正手段等)一般选择在轴承以外的各个不同位置上,所以有必要把支承处测量到的不平衡力信号换算到二个校正平面上去。
③在进行新转子的动平衡前,应对支承方式、a、b、c、r1、r2、转速、等进行设置,这可通过电测箱面板(右图)来进行。
1
教师检查,否则不可通电运转。
2. 按照说明书操作步骤一步步进行。
五. 实验报告
回转体动平衡实验报告
一、初始数据二、实验记录
注:最终每个平面剩余不平衡质量应控制在150mg以内。二、思考题
?
?
、转子重量的关系是什么?
?
,若改变平衡平面位置,测量结果又有何变化?
篇二: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报告
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
浙江大学,令狐烈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刚性转子动平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掌握虚拟基频检测仪和相关测试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和实验原理
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对一多圆盘刚性转子进行动平衡。转子系统如图1所示,转子存在原始不平衡质量,左右两个圆盘为平衡平面。拟测试原始不平衡量及相位,并在两个平衡平面上配重,便残余不平衡量控制在一定范围。
一个动不平衡的刚性回转体绕其回转轴线转动时,该构件上所有的不平衡重量所产生的离心惯力总可以转化为任选的两个垂直于回转轴线的平面内的两个当量不平衡质量m1和m2 (它们的质心位置分别为r1和r2)所产生的离心力m1r1w2和m2r2w2,动平衡的任务就是在这两个任选的平面(称为平衡基面)内的适当位置(r3平和r4平)加上两个适当大小的平衡重G3平和G4,使它们产生的平衡力与不平衡重量产
生的不平衡力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此时,ΣP=0且ΣM=0,使该回转体达到动平衡。
三、实验装置
四、实验步骤
1. 虚拟仪器接线
进入“刚性转子动平衡”程序,点击“设备模拟连接”图标,按图3示用鼠标左键连接虚拟测试仪器,如连线错误,用鼠标左键单击“重新连接”按钮。确认无误后,用鼠标左键单击“连接完毕”按钮,如果出现“连接错误”的提示,则连接有错,需要按“确定”,再按“重新连接”。如果出现“连接正确”的提示,按“确定”后,可获得与图4相同的虚拟动平衡仪应用程序界面。
2. 原始不平衡量测试
(1) 将转速控制器转速nb设定为1200r/min,启动转子2至3分钟使转速保持稳定。
(2) 点击“基频检测”图标,进入图4的状态下,用鼠标左键按下左上角按钮“开始”启动虚拟动平衡仪,点击“A通道”、“B通道”进行通道切换。待读数基本稳定后,记录转子原始不平衡引起左(A)、(B)轴承座振动位移基频成份的幅值和相位角VA0,??A、VB0,??B。 3. 平衡处理
(1) 点击“动平衡计算”图标,调用专用的动平衡计算程序(图5),输入测出的初始不平衡量。(2) 转速回零。在I平面(1号圆盘)上任选方位加一试重mt1,记录mt1的值(用天平测量,可取其在6~12克之间)及固定的相位角?1(见1号圆盘相位标记)。
(3) 启动转子,重新调到平衡转速nb,测出I平面加重后,两个轴承座振动位移的幅值和相位角(VA1和VB1)。同样将值输入到动平衡计算程序中。
(4) 转速回零。拆除mt1,在II平面(4号圆盘)上任选方位加一试重mt2。测量记录mt2的值及其固定方位角?2。
(5)速重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