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有机产品发展规划与对策
(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有机食品研究咨询中心,江苏南京210042)
摘要:通过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区域概况的分析,探讨了其有机产品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即包括有机种植业、有机畜牧业、有机水产业、营销体系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并提出了乌兰察布有机产品开发的对策。
关键词:有机产品;乌兰察布市;营销体系;保障体系;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F207-1(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21(XX)13—0017—03
1研究区域概况
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人口271万,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国境线长104km,东北与锡林郭勒盟相连,东南和南面分别与河北省、山西省接壤,西同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伊克昭盟毗邻。区位优越,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和呼包银经济带的结合部,是自治区东进西出、北开南联的重要节点,东距首都XX320km,西连呼和浩特30km,有利于直接承接两大经济区的辐射带动。
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现有耕地60万hm2,,是全国人均耕地的3倍,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强度大,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养分的积累。全市工业比重小,环境污染轻,农村地广人稀,大气和水资源极少污染,而且气候干旱寒冷,农作物病虫害较轻,农药化肥使用量低,非常适合有机产品开发。草场资源丰富,,,畜牧养殖业非常发达,为有机产品开发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资源[1]。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把乌兰察布市构筑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型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产业结构也在逐步优化中,特色支柱产业初步形成,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形成了乳、肉、薯和饲草饲料四大主导产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有机产品的开发,密切关注国内外有机产品市场动态,并将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力图将乌兰察布市的环境资源优势、农牧业优势转化为产品品牌和经济因素[2]。
早在2003年,境内兴和县就编制了“兴和县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全面指导县域范围的有机食品产业发展,在全市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XX年兴和县团结乡的“北兴牌”马铃薯及玉米、甘蓝、2生产基地已通过认证;另外,内蒙古双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四子王旗的民族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有机羊肉已通过有机认证[3]。
2规划框架
。结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精神,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以提高人民群众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有机农业、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从产业和开发的角度全方位地制定乌兰察布市有机产品发展规划;形成“以开拓市场为导向,政府引导和支持为后盾,龙头企业为主体,特色基地为依托,技术体系为支撑,农牧户参与为基础”的产业化格局,呈现出示范县、示范基地为起点和重点,逐步走向特色行业带动、规模化生产的发展趋势,显著提升本区域农副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与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740)=740"border=undefined>
。通过10年左右的时间,逐渐建立起发展有机产业的管理、政策、人才、技术、信息、生产、加工、营销的运行体系,具备有机产品发展的综合能力,形成完整的有机产业链,创立包括乳、肉、
蔬、薯、杂粮杂豆、林果等领域的若干有机产品知名品牌,并与有机加工和营销等有效结合,使有机产品逐渐发展成为本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业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使乌兰察布市成为京津地区重要的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乌兰察布市有机产品发展规划主要包括有机畜牧业、有机种植业、有机水产业、营销体系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
3规划的主要内容
。自2000年以来,由于有伊利和蒙牛两大乳品企业的拉动,加上乌兰察布市牛妈妈乳业等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奶源需求逐步扩大,带动奶牛养殖业飞速发展,奶牛存栏每年以40%左右的速度递增。XX年,,%,在全区排第四位。XX年,%,对农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促进作用。直接带动约6万养牛户,同时带动了包装、运输、销售、餐饮及农村建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城乡就业岗位。
充分利用区域内得天独厚的奶牛养殖优势,以牛奶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有机奶源、有机饲草料生产、加工基地,依靠产业化推进,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完善奶牛良种繁育、疫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