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预防与补救措施
天津二十冶市政分公司
术语
●混凝土(简称为“砼”)
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
通常讲的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等工艺硬化而成的工程材料(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普通混凝土定义:
干密度为2000~2500kg/m3; 的水泥混凝土称为普通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通常以普通石子和砂为粗细骨料,通用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加入一定量的水配制而成,本方法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以及一般构筑物所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
●定义
混凝土中水泥、水、粗细骨料及掺和料、外加剂之间的比例关系。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
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2)工程特征(工程所处环境、结构断面、钢筋最小净距等)
3)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
4) 砂、石的种类规格、表观密度以及石子最大粒径
5)施工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满足结构设计的强度要求
满足结构设计强度要求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首要任务。为了保证配合比设计符合这一要求,必须掌握配合比设计相关的标准、规范。配制强度毕竟是在试验室条件下确定的混凝土强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强度的因素较多,因此,还需要根据实际生产的留样检验数据,及时做好统计分析,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实际生产强度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这才是真正意义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结构设计强度的要求。
●满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
根据工程结构部位、钢筋的配筋量、施工方法及其他要求,确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确保混凝土拌合物有良好的均质性,不发生离析和泌水,易于浇筑和抹面。
●满足耐久性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结构设计提出的抗渗性、耐冻性等耐久性的要求,选用良好的原材料,是保证设计的混凝土具有良好耐久性的基本前提。
●满足经济要求
企业的生产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满足上述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混凝土成本,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优质价格合理的原材料,也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不仅有利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而且也是提高混凝土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混凝土强度
是指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表征其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通常是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通常采用150×150×150cm的标准试块)。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
一、轴线、尺寸偏差
1、产生原因:
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变形和位移。
(2) 模板自身变形,支撑不牢,支撑点基土下沉。
(3) 混凝土浇筑时一次投料过多,一次浇筑高度超过规定,使模板变形。
(4)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
(5) 施工测量放线有误。
(6)混凝土浇筑顺序不当,造成模板倾斜等。
2、预防措施:
(1)模板使用前要经修整和补洞,拼装严密平整。
(2)模板要有模板施工方案,方案要经过计算,保证足够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3)下料高度不大于2米。
(4)振捣时振捣棒不要接触模板。
(5)浇筑混凝土前,要对构件的轴线和几何尺寸进行反复检查核对,确保轴线、尺寸准确无误。
3、处理方法: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处理;偏差较大时,需经有关部门检查认定,并共同研究处理方案。
二、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波动太大
1、产生原因:
(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
(2)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确、水灰比控制不严、投料顺序不对、搅拌时间过短,搅拌不均匀,运送时间过长或产生离析。
(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4)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够等。
2、预防措施:
(1)混凝土原材料应送检试验合格。
(2)严格控制配合比、水灰比、按砂子+水泥+石子+水的顺序上料。
(3)混凝土应搅拌均匀,搅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搅拌机容量合理确定。
(4) 混凝土浇捣完后要做好养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