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寡人之于国也》(2) 高一 语文 同步教案 2008-12-8.ppt

格式:ppt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寡人之于国也》(2) 高一 语文 同步教案 2008-12-8.ppt

上传人:dyjyzu 2012/5/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寡人之于国也》(2) 高一 语文 同步教案 2008-12-8.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孟子》
(一)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为什么?
移其民
移其粟
民不加多
民不加少
尽心
无如寡人之用心
整体感知
(二)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投其所好,便于启发
引王自己回答,自我否定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层层推进
王如知此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王好战,请以战喻
不违农时
以时入山林
不入洿池
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1)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三)“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养民
教民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谨庠序,申孝悌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狗彘食人食
涂有饿莩
非我也,岁也
王无罪岁
错误态度
(四)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正确态度
正确
态度
天下之民至焉
全文结构
质疑
释疑
举措
结论
--------
民不加多
--------
--------
--------
五十步笑百步
发展农林鱼业,
使民足衣足食知礼义
“王无罪岁”,民可加多
文章写作特点:
一、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
二、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三、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语言现象
1通假字
2词类活用
3一词多义
4特殊句式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颁〗通“斑”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
〖无〗通“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