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经济法案例集.doc

格式:doc   大小:74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济法案例集.doc

上传人:rdwiirh 2018/1/30 文件大小: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济法案例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第一章法的基础知识
1、张某去年只有17岁,在本镇的啤酒厂做临时工,每月有600元的收入。为了上班方便,张某在镇里租了一间房。7月份,张某未经其父母同意,欲花500元钱从李某处买一台旧彩电,此事遭到了其父母的强烈反对,但李某还是买了下来。同年10月,张某因患精神分裂症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随后,其父找到李某,认为他们之间的买卖无效,要求李某返还钱款,拿走彩电。
[问题]
(1)此买卖是否有效?
(2)分析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2、 2006年7月,华某的父亲不幸死亡(母亲早死),遗留下6间房和20万元人民币。华某因被国家派住国外工作不能回家,寄回2000美元给她的两个弟弟料理丧事。2008年11月,华某从国外回来,得知两个弟弟已把父亲的遗产分割,每人分得房屋3间,人民币10万元。华某找到两个弟弟要求平分父亲的遗产被拒绝。华某在2009年3月又与两个弟弟要求平分割遗产,其弟弟则称诉讼时效已超过,法律不再保护她的民事权益。
[问题]
本案是否超过诉讼时效,为什么?
3、2002年6月8日,某服装厂与某百货公司签订一皮衣购销合同,共计货款12万元。合同规定,服装厂于2003年9月30日前交货,百货公司在收货后两个月内一次付清货款。服装厂按合同约定供货四个月后,服装厂签订合同的经办人因交通事故死亡,百货公司是否还清货款无人知道。2005年12月23日,服装厂对厂里几年来合同履行的情况进行检查,方发现皮衣购销合同尚未付款,欲催讨货款。
[问题]
(1)服装厂是否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为什么?
(2)本案是否超过诉讼时效,为什么?
4、张、李、王三人合伙养鸭。派张某去农场购回500只小鸭,推选王某负责养鸭。某日,王发现赵某7岁儿子偷捉一只小鸭,怒而责打,赵儿乃扬言要毒死小鸭,王告张、李注意。当夜,警惕的李某发现赵儿在水塘中放毒,又加责打。次日,小鸭开始死亡,两天后小鸭全部死亡。此时,农场来索要鸭款。张拒付认为应向赵某索要。赵某拒赔,认为儿子下毒系王、李打儿所至,错在王、李。李则为自己打赵儿是在他放毒之后,故不应该负责;如赵某不赔,也应由王负责。因为鸭死系王某放养不当所致,自己无责。王某则认为应由赵某赔付。
[问题]
(1)本案有几个法律关系?
(2)农场应向谁索要鸭款?
5、2001年8月12日,甲市某农副产品经销公司经理王某委托其朋友、某个体贸易商行老板刘某,将该公司的营业执照副本和盖有该公司公章的空白合同书转交给该公司驻乙市的办事处负责人孙某。刘某到达乙市后,没有找到孙某。某日,刘某得知乙市粮油加工厂欲购豆粕,便持公司的营业执照副本和盖有该公司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与粮油加工厂签订了供给工厂1000吨豆粕的购销合同。同年8月29日,粮油加工厂依约将10万元定金汇入商行的帐户。此后,刘某因组织货源不成,指使合同无法履行。粮油加工厂要求刘某双倍返还定金20万元,刘某只返还了12万元。10月,商行倒闭,刘某下落不明。粮油加工厂找到农副产品经销公司,王经理以该合同非公司人员签订为由拒绝承担责任。粮油加工厂遂向法院起诉,要求公司返还定金8万元。
[问题]
(1)刘某是否是某农副产品经销公司的代理人?
(2)粮油加工厂应向谁索要定金?
第二章经济法基础知识
1985年3月,某市印染厂(以下简称印染厂)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开办通达贸易公司,申报注册资金10万元,其经营范围为百货,负责人为印染厂副厂长。同时,出具了资信证明。经批准后,印染厂即派出了以副厂长为首的工作人员组成通达贸易公司(以下简称贸易公司)的组织机构,并进行了登记,领取了营业执照。开业前,印染厂与贸易公司商定:贸易公司每年向印染厂上缴利润40万元;上缴超出部分由公司成员按比例分成。开业前后,印染厂并未向贸易公司提供资金。该公司全部是利用与外单位签订合同,收取合同对方的预付款进行“经营”活动。一年后,该公司即拥有实际资产10万余元,但是对外所负合同债务达120万元。由于各债权人纷纷调求履行债务,无法应付,贸易公司被迫停业。
1987年1月以后,贸易公司的各债权人纷纷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贸易公司的设立人印染厂负责清偿债务。印染厂则以通达贸易公司为法人,应当由公司独立承担责任为由,拒绝承担清偿债务的责任。
[问题]
(1)通达贸易公司是否为法人?为什么?
(2)通达贸易公司的设立人印染厂是否应当承担通达贸易公司的债务?为什么?
(3)试分析本案的经济法律关系。
第三章企业法
1、1992年8月,天气酷热。某市李某、张某见到很多冷饮制品企业搞得红红火火,产品供不应求,遂产生生产冷饮的想法。二人无资金,便以欺骗手段以当地一知名企业为担保贷款10万元。又招募农民40名,借用一中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