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改论坛-31-摘要:本文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素质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应用文教学面临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丰富应用文命题的内涵、实施提问教学、采取案例教学等推进应用文教学的相关建议。关键词:应用文;规范;情景;教学方法一、应用文概述应用文是国家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处理公务、日常事务和传播信息时使用的格式规范、行文简约的实用性文体,也是开展公务活动和吃力个人私事时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具有以下特点:实用性。应用文写作目的十分明确,就是直接用来处理实际事务,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到国家政策法规,小到私人信件来往,应用文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这些都说明,应用文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真实性。应用文不管是公务文书还是私人文书都应以事实为依据。应用文的真实性,要求我们客观的反应事实情况,对设计的资料、数字都要保证准确无误,以免引出纠纷或争议。规范性。应用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惯用的书面形式和结构形式,约定俗成。简约性。出于实用的需要,应用文要求用最少的文字、最小的篇幅,把要表达的内容表述的清楚明白。时效性。应用文要求写的及时、发的及时、处理的及时。二、应用文教学面临重重问题1. 教学方式落后,教学对象厌学情绪严重一直以来,大部分学校的应用文教学,不注重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看不到应用文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性。在应用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关注知识的灌输和注入,不能只重视45分钟,同时也要关注这些知识在各行各业的实际应用等。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方向的调整,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性教学氛围,有利于应用文教学的持续发展。通过教学方式方向的转变,一方面可以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2. 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很多学生学会了较好的运用网络资源,相应的造成学生阅读兴趣下降,动手能力薄弱,文化基础差。而应用文写作不仅有严格的格式,同时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与基础写作联系密切。并且基础写作功底好的同学,应用文不见得好;但基础写作差的同学,应用文写作不会好。由此,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这方面的基础就更为薄弱,在教学中尤其凸显出来,造成教学过程的重重困难。3. 教学、教材内容更新缓慢一方面,当今出版行业专门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编写的应用文写作教材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在有限的中职应用文写作教材中,教学内容也比较陈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部分教材所选取的应用文文种也较庞杂,有的成了应用文的“大杂烩”,缺乏明确的指引性。教材的编写体例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以文体的应用范畴进行分类,如行政公文、经济应用文、事务应用文、法律应用文等。至于教材所选取的例文,有不少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将来工作,欠缺指导和示范的作用。4. 教学方法刻板,重教轻学,重讲轻练。应用文教学的传统方法:概念引入——文种特点——写作要领——例文参照。这种刻板的教学方法延用多年,极大地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致使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三、改进应用文教学的对策1.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凸显实用性应用文写作不是为了风花雪月,而是重要的工作能力、工具,是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服务的。所以,应用文写作练时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