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数据资产:将在油气产业中释放巨大价值
李月清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自从托夫勒在1980年将“大数据”称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之后, 大数据历经了40年的发展, 早已渗透到各个行业方方面面。如果说谁在工业时代控制了石油, 谁就控制了经济, 那么在数字时代谁掌握了大数据, 谁也许就掌握了行业发展的命脉。
什么是数据资产?什么样的数据才能够成为资产?尽管在现行财务制度下, 数据资产仍属于无形资产, 其价值尚未记录到企业财务报表的有形资产价值中。但按照大数据发展规律, 企业数据资产市场价值中大量存在着尚未记录或评估的价值, 这部分价值将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显著增加。
目前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正不断向石油石化行业渗透, 并酝酿整个行业发生革命性突破。美井钻井和水力压裂之后石油行业最具革命性的技术。根据IHS统计, 2014年油价大幅下降以来, 全球油气技术发展最迅速的领域就是数字技术。2012年至2013年数据技术、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占比为10%, 2014年至2015年, 这一比例大幅上升至15%, 而地下管道工程、地震成像、钻井工程及提高采收率等领域的投资占比则更大。毫不夸张地说, 数据资产已经开始对石油石化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价值, 甚至成为一些企业增加产能、提高效率的主要动力。
为了适应数字地震勘探大发展的需要,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 我国从法国、美国引进了运算速度千万次及亿次的大型计算机复合系统和先进的处理技术, 同时将自行研制的第一台亿次银河巨型计算机用于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在这个阶段不仅完成了约150万千米的二维地震资料数字处理, 而且开创了三维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工作, 处理技术和处理质量都有明显提高, 为西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等地区发现大油气田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5月下旬, 东方物探研究院高效完成满覆盖面积501平方千米、数据量近50TB的青海油田历年来最大的三维处理项目—柴达木盆地尖顶山三维项目, 由该研究院承担的辽河油田“曙光潜山偏移成像目标处理攻关项目”、中联煤层气公司“陕西神府地区栏杆堡区三维处理解释项目”也相继顺利通过甲方验收。这些成果的背后无不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得益于处理技术进入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在油田开发领域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过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技术, 2010年长庆油田融入“互联网+”时代趋势, 促使企业科研工作方式从传统的“人工+计算机”向数字化、智能化的大数据升级, 企业科研组织模式也从以往的单兵作战向协同共享跨越。在大数据“全副武装”下的长庆油田, 目前已整合集成钻井、录井、测井、试油气、分析化验、油气生产等19个类别的基础数据2亿多条。截至2016年底, 该油田大数据覆盖率达95%以上, 气田大数据覆盖率达100%, 单井、井区及作业区油气井数据的录入、统计、分析速度提高了数十倍乃至百倍以上, 油气水井工况可在线实时进行诊断和智能分析。除了气田大部分站点已实现无人值守外, 油田智能化管理已从过去的无人值守边远单井, 延伸到增压、集输站的无人值守, 站点平均减少用工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