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数据规划释放数据价值
从大数据被纳入国家重大战略,到“十三五”阶段《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正式发布,大数据迈过技术成熟度曲线的低谷,已经不再是理论界的谈资,而正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
在日前举行的“2017大数据产业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就七大问题对《规划》进行深入解读。
大数据已经被称作“钻石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更多不同领域的融合发展,正在催生更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出更加符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围绕“十三五”重要阶段的大数据发展,在《规划》中,主要解答的就是大数据发展中最为关键的七大问题。
大数据发展的产业基础是什么?
谢少锋表示,如今,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包括五各方面:一是信息化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国民经济在全面的融合过程中加快了信息化的进程;二是大数据技术创新取得明显突破;三是大数据的应用推进势头良好;四是大数据产业体系初具雏形;五是大数据产业支撑能力日益增强。这些都是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基础。
大数据产业面临着什么样的形势?
《规划》从国家竞争力、产业发展与内生动力方面分析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形势。谢少锋表示,一是大数据成为塑造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之一,例如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都在把大数据列为国家未来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战略。二是大数据驱动信息产业格局的加速变革,创新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三是我国社会的发展对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大数据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以传统的封闭的信息系统向云、向端这种方向的信息化的路径在蓬勃发展,给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规划》中指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于五大方面:一是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低,二是技术创新与支撑能力不强,三是大数据应用程度不高,四是大数据产业支撑体系尚不完善,五是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加强。
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原则?
谢少锋表示,大数据产业发展要遵循五原则:一是创新驱动,瞄准大数据技术发展前沿领域,强化创新能力,提高创新层次;二是应用引领;三是开放共享;四是统筹协调;五是安全规范。
大数据产业发展目标?
《规划》中提出我国“十三五”期间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要做到技术先进、应用繁荣、保障有力的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30%左右,加快建设数据强国,为实现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提供??大的产业支撑。
“十三五”期间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