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考总复习——古典诗歌鉴赏
古典诗歌比较鉴赏
教学目的:
。
。
。
重点难点:
找准比较点,规范表达。
一、对诗歌的形象比较鉴赏
类型: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和不同诗歌对同一对象描写优劣的比较
[示例]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 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问题: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解题要领:
1、积累传统意象的寓意
2、详细捕捉关键词语
3、善于联想类比
二、对诗歌的语言的比较鉴赏
类型: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和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示例]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问题: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在末句, 。
【参考答案】柳诗之“望”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了希望“京华亲故”作为援手(帮自己一把,使不至于葬身瘴疠之地)的急切期待。
解题要领: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该字在结构、内容上有什么效果。)
三、对诗歌的表现手法比较鉴赏
类型:不同诗歌对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
[示例]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参考答案:都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诗人的怜爱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