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文化软实力是当今形势性的话题,文化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科技、经济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意识形态等无形的“软实力”。
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21世纪以来,在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我国在世界各领域的多边合作和磋商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世界各国掀起了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热潮,人们正热切地想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地了解中国。
如我国多地创办“孔子学院”,为国人及外国人提供了一个学习中国文化的殿堂。同时,这促进了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的提升和增强,这也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曾经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的华夏文明,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却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中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成为不了文化强国。
目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现状是: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处于“原生态”状态,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文艺演出、语言文化、图书出版等文化领域面临着“文化赤字”;对于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诸多现状,不胜枚举,在各种复杂的压力之下,需要多多号召国人团结起来致力于我国软实力的发展与建设当中去。
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1、文化资源丰富,但尚缺利用。
华夏五千年文明一直扮演着独特角色,独具礼仪之邦的中国人,拥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理念、琴棋书画的艺术才能,成为众多外人学习的对象。然而,时间的推移让人们渐渐淡忘,传统的文化节日被人们忽视。中国虽然拥有这么多优秀的文化成果,但却没有把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强有力的文化竞争力。在国家大力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注意力明显下降,对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的认识也明显不足,国家的重视力度降低,从而潜在的文化软实力没有被发掘,这种种的文化所绽放的魅力被掩藏在不被人看到的角落。
2、文化宣传、建设力度缺乏
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提炼和宣传,还难敌西方“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我国虽然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却没有被广泛、深入地了解和认同各种体制特别是文化建设体制不健全,导致已有的软实力发挥不完全,软实力的内耗现象比较严重。国家创新体系的不健全严重桎梏了软实力的创新。同时,一些文化产品被注入其他因素,降低了其本身的质量。许多的文化产品在运行中被大量注入商业的因素,文化产品盗版严重、低俗不健康的产品充斥市场等,说明要规范好我们的文化市场,才能为文化资源向文化竞争力的转化提供有利条件。、
3 文化逆差现象严重
文化逆差,是指中国的文化贸易出口少于进口,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赤字”的现象。其实,在中国深厚文化的孕育下,不乏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然而传统文化的背景不同以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给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竞争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使得我们的文化没有占据有利的条件,没有发挥其所具有的潜能。曾经听过无数人质疑过,中国文人如此之多,为何未曾出现过诺贝尔文学奖呢?这一切,难道不该引发我们的深思?
4 、缺少专业文化人,缺乏对我国文化的深度研究
在我国文化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学者不计其数,但具有专业文化知识的人尚缺。我国著名艺术家金曼指出,我们不仅需要一批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