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内经学阴阳.ppt

格式:ppt   大小:3,265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内经学阴阳.ppt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8/2/6 文件大小:3.1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内经学阴阳.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内经学 (十五国家级规化教材)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张庆祥
阴阳应象大论
201-208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篇解] 应,对应、适应。象,事物可见的现象或摹拟物象的像,主要是指事物的功能和行为之像。
阴阳应象大论是关于阴阳在自然界和人体有象相对应的理论。“阴阳有名而无形,须对应物像方得以说明”(张珍玉)。
篇内原文采用取象比类方法,论述了阴阳的概念、内容及其在人体中的应用,并就以无行演绎自然万物和人体进行了具体的论证和阐述。诚如马莳所说:“此篇以天地之阴阳,万物之阴阳,合于人身之阴阳,以象对应”,故以“阴阳应象大论”名篇。
201(P38)
[提要]论述阴阳的概念、性质、相互关系及人体阴阳升降之理。
[分析]
1、阴阳的基本概念、性质及转化
(1)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遍规律。
(2)阴阳的性质与作用
阴:主静、主降、成形相互依存、相互对立
阳:主动、主升、化气—推动事物运动变化
阴阳失调——基本病理(3)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
调整阴阳——基本治则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对立制约:动静/升降/化气成
(2)互根互用
云——天,汲于地,来自于天
互根
雨——地,降自天,来自于地
(3)相互转化: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3、清阳与浊阴的分布
清阳上窍腠理四肢
分布
浊阴下窍五脏六腑
202(P40)
[提要]论述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气味厚薄的性能及其在人体中的转化过程。
[分析]
、形、气、精、化的相互转化
气伤于味⑿

味归形①〈形食味⑥〉形归气②
味(阴) 形气(人体真气)
味伤形⑨气生形⑧
药食人体
气归精③〈精食气⑤〉精归化④
气(阳) 精化(气化、化生)
气伤精⑩〈太过〉 化生精⑦
  (精化为气)
(味、形、气、精、化的相互转化)
2、药食气味的阴阳分析
厚(阳)—纯阳(阳中之阳)—发热(附子、肉桂)
气阳气出上窍
(阳) 薄(阴)—阳中之阴—发泄(麻黄、桂枝)

厚(阴)——纯阴(阴中之阴)——泄泻(大黄)
味阴味出下窍
(阴) 薄(阳)——阴中之阳——通利(木通、泽泻)
3、壮火、少火的关系
壮火-纯阳——耗伤正气-乌头、附子(发热)
药食
气味少火-温阳———壮大正气-人参、黄芪(益气)
(后世引申为病理之火与生理之火)
4、五味的阴阳属性
辛甘——发散——阳
药食
酸苦——涌吐泻下—阴
203[提要]论述阴阳偏盛的表现,六***、七情的致病特点及伏气为病。
[分析]
1、阴阳偏盛的表现及相互转化
阳病——阳虚
阴阳阴胜则寒——恶寒
偏盛阴病——阴虚
阳胜则热——发热
阴阳重寒——则热(寒极生热)
转化重热——则寒(热极生寒)
 2:寒热致病的表现
寒伤形→形伤则凝滞经脉→肌肤浮肿
热伤气→气伤则壅闭不通→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