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核安全文化
沈锦佐
2/9/2018
1
背景
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厂发生事故
1986年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2/9/2018
2
核电厂发生的任何问题某种程度上都源于认为的错误
人的才智在查出和消除潜在问题方面是十分有效的,对安全有着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方向:“此消彼长”,“驱力避祸”。充分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敬业精神,抑止消极方面,从而确保核电厂的安全。
2/9/2018
3
核安全文化的提出
既然有关核电厂的法规、标准、规范已经相当齐全,核电厂的各项管理措施、管理措施不可说不严格,为什么核安全事件、事故仍然不断出现,本应避免的事情却酿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2/9/2018
4
反面的教训发人深醒,反面的经验令人感悟。人们认识到,核电厂的安全由设备、系统、部件、构筑物的质量来确保;
硬件质量目标的实现要有良好的管理软件来控制、支持和保障;
2/9/2018
5
无论是硬件和软件的质量,质量是由人干出来的,都要有人来实现。人们的态度、思维习惯、敬业精神、单位的工作作风、结构体制、团队精神等“上层建筑”,是企业文化、员工素养的最重要的特征,会影响甚至决定硬件的质量。软件的水平,对核电厂来说直接决定了核安全水平。
2/9/2018
6
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过来对存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也就是主观和客观的辩证关系。
综上所述,参与核电厂安全重要工作的每个员工的态度、意识、思维习惯、行为举止,单位的政策、结构体制等内在隐含的东西的作用和影响已引起人们对之有足够的重视,核安全文化被正式提出来了。
2/9/2018
7
管理科学,核安全管理发展的需要
核电安全管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2/9/2018
8
第一阶段
以法规、规范、标准为基础的符合性审查阶段。
审查是否符合法规、规范、标准,只要符合或满足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就可以。
2/9/2018
9
第二阶段
以绩效为基础的管理阶段
仍需达到符合性,并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在安全政策、质量政策指引下明确规定绩效目标以及具体的绩效指标,有了定量定性的目标和指标,方向和目的非常清楚,可以大大促进和改善管理水平,并可以历史前后比较,横向同行间比较。
2/9/201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