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软件工程理论在学生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学生管理系统是学校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学生信息一般采用人工方法统计、检索和管理,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管理信息量的不断扩容,特别是技工类院校,涉及到诸多与学生有关的信息,传统的人工统计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学生信息量的需求。学生管理工作比较琐碎、繁杂,利用人工统计办事效率低下,且资料零乱、不易查找、容易丢失,一旦管理人员发生变动,资料交接与业务衔接就成了大问题。如何高效地管理学生信息,成了困扰学生管理部门的头等大事。
随着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推广,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软件工程理论来规划统筹管理与学生有关的各类信息已成为大势所趋。利用软件工程理论对学生管理的各个子系统通过UML准确建模,帮助分析人员更好地理解学生管理系统的功能、信息和行为,从而为广大师生查找获取学生的有关信息、提交需求申请提供快速、方便、实时的服务和响应。软件工程开发理论有面向功能的方法、面向过程的方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笔者从面向功能和面向对象的角度对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作如下分析。
一、学生管理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学生管理系统作为一种中型管理系统,如何让学生、班主任和学校管理人员高效地使用该系统进行查询、检索和管理是对该系统的基本要求,该系统功能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则是学生管理系统的发展性需求。系统面向学生和教师的主要功能有:查询学生的身份,国家助学金的申请与批转,扶困助学的申请与审批,社会医险保险的申请办理,社团活动的申请与流转,奖惩记录,查询招工就业信息、心理健康档案信息及考勤信息等,管理人员主要登陆管理系统录入或更改信息,发布通知通告,日常更新和维护等。系统基于局域网和windows操作系统,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设备,完全可以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实现系统的预期功能。把学生管理信息通过软件工程理论来建模管理,查找方便,检索快捷,存储量大,便于统筹,且保密性好,使用寿命长,管理和维护成本低,可靠性高,不受限于人员流动。
从经济效益上来看,传统的学生管理需要较多的人员配置,管理过程比较繁杂、琐碎,保密性弱,资料易丢失或遗漏。使用学生管理系统不仅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还可以缩减人员的配置,大幅度地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从使用层面上来说,因该系统操作简单,在师生现有的智能化工具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快速、准确、熟练地掌握整个操作流程,达到软件使用的能力需求。
二、学生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分析
。
学生管理系统着眼于学生管理、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因此,学生管理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1)能录入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输入与学生有关的所有实时信息,修改、补充、更新或删除有关信息;(2)具备对学生基本档案材料的查询、编辑与分析;(3)能受理师生的实时申请,在权限许可范围内调用有关学生的资料;(4)以系或班级为单位能形成简易的数据分析与统计报告,供管理者决策参考。系统可分为功能模块、工作模块、查询模块和管理模块等四大模块。以下是模块架构图和系统流程图。
。
系统的开发环境的选择至关重要。因软件运行环境直接与数据库挂钩,考虑到目前职业院校的使用特点,选择以下的运行环境较为合适:(1)开发环境:windows2000;(2)开发工具:。、控件、语言、向导方面的新增特性和高度可移植化的代码,创建ActiveX控件将更加轻松和方便,功能有所增强,在线帮助更加完善。(3)数据库管理系统:SQLServer2000。SQLServer2000能启用web特性,标准提供丰富的技术支持,具有更高的伸缩性和可靠性。SQLServer2000可帮助用户快速构建、配置和管理有关电子商务、商业和数据仓库等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集成和可扩展的分析服务及灵活可扩展的数据转换功能。SQLServer2000能为数据管理与分析带来更大的灵活性,允许单位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从容响应。(4)数据库服务器:SQLServer2000桌面引擎。
三、学生管理系统的运行指标
在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当前和将来可能承受的工作量,使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响应时间能够满足学校对信息处理的需求。
(1)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学生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以后的可扩充性。师生的使用需求会不断增加,内容会不断扩宽。因此,系统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要符合一定的应用规范,通过简单的增加或减少系统的模块,增减系统配置的硬件,以及通过对软件的修补或完善,可以顺利地完成系统的升级和更新换代。
(2)系统的易用性和可维护性。学生管理系统直接面对学生、班主任和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