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闻背景
2012-2-26
今日内容
1
新闻新闻背景背景的含义
新闻背景的作用
2
新闻背景
指新闻报道中,新闻事实之外的、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新闻背景的定义
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历史条件指事实自身的历史状况,环境条件指事实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介绍背景, 能对新闻事实起到说明、补充、衬托作用,又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并且有利于了解新闻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深化新闻的主题,并有丰富内容、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作用。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报道,指出背景事实。
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
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描绘中国发展蓝图时,曾专门提到要修建青藏铁路。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有关部门就着手研究进藏铁路问题。在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1958年开工,1984年交付营运。但是,限于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高原、冻土等筑路技术难题尚未解决,格尔木至拉萨段被迫停建。 1994年7月中共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铁道部对进藏铁路进行了多方案选线,经过比较提出了首选青藏铁路建设的建议。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青藏铁路立项,6月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新华社格尔木/拉萨7月1日电中国周六创造了历史:第一对满载乘客的列车沿着连接西藏和中国内地的高原铁路首次跨越了“世界屋脊”。当两列庆典列车“青1”和“藏2”分别驶出格尔木和拉萨车站时,世界为之瞩目。
数千名身穿各色民族盛装、讲各地方言的群众目睹了这一历史时刻,高呼“扎西德勒胡锦涛为首趟进藏旅客列车开通剪彩“这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他对会聚格尔木火车站参加庆典的2600多名各界代表说。周六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纪念日。
当晚还有三列进藏客车分别从北京、成都和西宁首发。梦想成真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圆了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梦想,也攻破了美国现代旅行家保罗·泰鲁"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到不了拉萨"的断言。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814公里的西宁至格尔木段已于1984年通车,格尔木至拉萨段200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
铁路。行车海拔超过4000米时,列车开始弥漫式供氧,旅客还可以随时用吸氧管吸氧,以免出现高原反应。胡锦涛称造价330亿元的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又一个伟大成就,并再次证实中国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这一工程被喻为“奇迹”,因为人们过去普遍认为沿线的多年冻土层根本无从支撑铁轨和火车。“没想到,这辈子我还能坐上火车!”乘坐首列出藏列车700名旅客之一、藏族牧民土登当曲说。他的“英雄结(辫子)”是用新的红头绳编的,“因为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他说。土登当曲有5个孩子,最大的27岁,他希望能带着孩子外出打工、做生意。拉萨大昭寺僧人次仁为沿线的风光陶醉,迟迟不肯坐下。“到了青海我要去塔尔寺朝佛。”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
下午5:38,驶离拉萨的首次列车"藏2"经过青藏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历史被重写。青藏铁路从此取代秘鲁利马至万卡约的铁路成为世界最高的
“这一成功实践再次向世人昭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创造非凡的业绩,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他说。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从现在的西安到拉萨,走了近3年。今天,从北京到拉萨仅需48小时。不仅是经济繁荣铁道部预测,2010年,铁路将承运75%的进出藏货物,降低运输成本并使旅游收入翻番。
而专家认为,青藏铁路带给西藏人民的远不止地区经济的繁荣。针对一些国际舆论对大量汉民的到来会“灭绝藏文化”的担忧,藏学专家安才旦说,青藏铁路恰恰为藏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西藏人民有追求发展的权利,”他说。“铁路将推动西藏的繁荣,并向世界展示藏文化。”中国西藏文化保护和发展协会理事黄福开说,铁路开通后,人们的生活方式难免会有所改变。“人们会继续吃糌粑、喝酥油茶,也会吃西餐,穿牛仔衣,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
“一些环境论者还担心铁路会破坏高原环境。为保护高原生态,青藏铁路用于环保的资金达15亿元,是目前中国政府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工程。”我对中国政府的做法感到钦佩!“。”广大干部职工和乘客要增强环保意识,自觉爱护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切实保护好沿线生态环境,“他说。
据悉中国政府还计划在10年内将青藏铁路延伸至日喀则、林芝和亚东。届时西藏铁路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