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uhouhui915 2018/2/25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重叠问题》教学设计(二)
龙山小学柳波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08页例1
一、教学目标:
,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惯。
二、教学重点:对集合图的理解,并学会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对集合图各部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我们三(2)班的同学特别聪明,老师想给大家来脑筋急转弯,你们敢不敢挑战?
有2个爸爸,2个儿子一起去看电影,却只买了3张票就行了,这是怎么回事?师:恭喜你答对了,你是怎么想到的?这里谁的身份很特殊?
(二)、设疑,探索新知
1、设疑: 三(1)班同学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参加语文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组的有9人,三(1)班参加语文组和数学组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17人,并板书算式)
2、新授例1:
真的是这样吗?老师课前对三(1)班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情况进行调查,请看统计表。
出示例1、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兴趣小组学生名单
语文
杨明
李芳
刘红
陈东
华王爱
张伟
丁旭
赵军
数学
杨明
李芳
刘红
王志明
于丽
周晓
陶伟
卢强
朱小东
(1)看清楚了吗?哪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到底有几人?(14人)刚才不是17人,现在只有14人了?这是为什么?(因为统计图看出有三个人是重复的,要减去)
哪3个人是重复的,点成红色。你说的重复就是两样都参加,也就是有3个人既参加语文,又参加数学。谁再来说一说
根据这张统计表来求参加兴趣小组的总人数,上面的信息还不够完整,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2)同学们,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兴趣小组的情况用统计表来表示不是很明显,用图表示就更清楚了。
语文小组数学小组
陈东王爱华杨明王志明于丽周晓
张伟丁旭赵军李芳刘红陶伟卢强朱小东

教师边说大圈图边说意义,我们可以用红圈表示参加语文小组的学生,蓝圈表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学生。把3位重复的学生点成红色,再抛出问题,那杨明李芳刘红既参加语文小组又参加数学小组我们该怎么表示呢?(重叠起来)
(3)弄清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
现在你能说说这幅图中每部分表示什么吗?学生边说教师边指,并区分清参加语文小组学生和只参加语文小组学生,和把参加语文小组分成两部分。谁再来说一说图中表示的意思。同桌也指着练****纸上的图来说一说。
大家都能说了吧,指名说一说边说边写出相应的数量。
(4)你们能列式来算一算三(1)班参加语文课外小组数学课外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8+9-3 5+3+6 9-3+8 6+8 5+9 8-3+9
学生把算式列在练****纸,然后指名说算式,教师板书,其中第一个-3直接写成红色。
再指名说说各算式表示的意思。其中第一个算式请2~3位学生说一说,并说说下面两组算式共同点是参加一个小组的人数+只参加另一个小组的人数。
(5)同学们,这节课学的内容就是数学中的重叠问题。(指板书)这些人既参加语文小组又参加数学小组,就是重叠问题的重叠部分。
用这样的图来表示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