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试析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案件中的市场欺诈理论.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试析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案件中的市场欺诈理论.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8/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试析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案件中的市场欺诈理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试析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案件中的市场欺诈理论
[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证券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比较,就虚假陈述案件中的“市场欺诈理论”从其内涵,发生原因,适用前提以及对该理论适用的抗辩等几个角度进行了探讨。《规定》所采用的“市场欺诈理论”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中损失与虚假陈述行为之间因果关系的确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律依据,符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 关键词]“市场欺诈理论”;虚假陈述
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于2月1日开始施行。这是我国证券市场第一个有关侵权民事赔偿适用法律的系统性司法解释。如同传统意义上的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证券市场一旦
8ttt8
发生虚假陈述,作为dddtt一种侵权行为,只有与投资者损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时,行为人才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因而,在涉及虚假陈述的案件中,因果关系的确定非常重要。《规定》在其第18条列举了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虚假陈述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几种情形,同时ssbbww. com在第19条规定了被告可以基础事实的证明提出抗辩,以证明投资人的损失与虚假陈述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由此可以,《规定》引入了美国证券法学界的“市场欺诈理论”(Fraud on the Market theory)以及“信赖推定”原则(Presumption of reliance),但同时ssbbww. com根据国情,丰富和发展了确定虚假陈述行为与投资损失间因果关系的理论。本文拟结合美国证券法以及判例法和上述《规定》从几个角度来探讨有关“市场欺诈理论”和信赖推定原则的问题。
一、“市场欺诈理论”的内涵及产生原因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许多
8ttt8
法院逐渐8ttt8发展了“市场欺诈理论”以减轻原告的举证责任,并被最高法院认可。该理论认为,虚假陈述行为的发生,欺诈的是整个证券市场;投资人因相信证券市场是真实的以及证券价格是公正的而进行投资,其无须证明自己信赖了虚假陈述行为才做出投资;只要证明其所投资的证券价格受到了虚假陈述行为的影响而不公正,即可认为投资人的损失与虚假陈述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种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在有效市场中开展证券交易的投资者有权信赖自由市场力量确定的证券市场价格,而自由市场力量不受欺诈或者的影响。
如前所述,在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中,因果关系的确定是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之一。但由于. com证券交易本身的特点,要求
dDdtt
投资者证明其损失与信息披露义务人的虚假陈述行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是非常不现实的。与传统的面对面(face to face)交易行为不同的是,证券交易大多数通过电脑系统完成,这就导致. com证券交易速度快,数量大,交易对象多而且难以辨认,同时ssbbww. com由于. com证券交易是一种高度市场化的行为,引起证券行情变化的因素非常复杂
,很难说行情的变化是由于. com某一种或某几种因素所导致. com。证券交易的这些特点使证明投资者所受到的损失与虚假陈述之间存在有因果关系变得非常困难。另一方面
披露信息义务人而言,投资人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获得ssbbww的信息量都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更不用说来辨别披露信息的真伪。而致损的原因信息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