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导学案:第一单元(4份)-粤教版2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导学案:第一单元(4份)-粤教版2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道山亭记 导学案
整体探究
.第二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福州城的?各方面的特点是怎样的?
【答案】
对象
描写角度
特点
福州城
地理位置
位于闽中
地势
平而广
地域风貌
枕江面海
城市风貌
路多、舟船交通便利
城市建筑
屋室巨丽,寺庙、道观特盛
整体形象
三山鼎立,山上寺庙、道观众多而奇美
.闽地山水险恶,百姓生活多有不便,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要详写其居室之丽?
【答案】 作者精心选取了“福州治侯官”这一“于闽为最平以广”之地,来写其土地的平旷、道路的通达、水路的便捷,因而导致其商业的发达。于此高山恶水之处,突见此处,怎不让人疑为世外桃源!而“麓多桀木”,“匠多良能”,人杰地灵,又为人们的安居乐业提供了条件。作者具体写“下贫必丰其居”,“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以居处的华丽来衬托百姓的富足,佛教、道教的兴盛,渲染出一种和平安乐的气氛。作者如此费尽心机,原来是为了形象曲折地表现程师孟的治郡业绩。这样,文章的主旨也就在作者的精心布局下水到渠成地点明了。写山水之恶,正好和后文的建筑之美形成对比,这一出乎意料的对比也就很自然地点染出了程师孟政绩之高。
.文中三、四段由写景转入写程公,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人们评论曾巩的散文纡徐和缓,儒雅醇厚,结合本文谈谈这一艺术特色。
【答案】 主要写了程公治闽的政绩。文章开头写闽地山水之险不是主要目的,写程公不怕闽地险且远,而能安于其居、逍遥世外、做出政绩,这才是全文的主旨。文章开头由远处谈起,不疾不徐,似乎没有切入正题,第二、三段才不慌不忙接起文脉,写程公利用闽山耸立的优势,特辟一亭,而程公能因其地善,寓耳目之乐,将思致寄寓于尘埃之外,志向远大!第四段才直接称颂程公的政绩。全文由景及人,既不寓情于景,又不发掘景物的深意,而是平平直直,自自然然,徐徐道来,娓娓而谈。文风纡徐和缓,儒雅醇厚体现于此。
.文章称赞程师孟处偏僻险远却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你认为面对逆境或苦难,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答案】 面对逆境或苦难,悲伤、愤懑、抱怨都是无济于事的,不如接受眼前的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改善环境,也改善自己的心境。面对苦难,可以以一种更有价值和尊严的方式接受它。
局部探究
阅读课文第一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累数驿乃一得平地 累:连续,接连
.非其土人,罕不踬也 踬:跌倒
.岂虚也哉 虚:空虚
.山相属无间断 属:连接
【解析】 虚:不真实,虚假。
【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 项,于:介词,在。项,为:成为介词,替。项,以:动词,凭借介词,因为。项,代词,它的指示代词,那。
【答案】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作者开篇极力描写闽地山路水道艰险,以体现程师孟入闽任职“忘其远且险”。
.第一段作者用汉代将闽地的百姓迁徙于江淮之事,来强调这地方险狭多阻。
.作者对于程师孟治郡的业绩,单刀直入又纡徐和缓,将其政绩曲折地展现出来,充分体现了曾巩散文的艺术特色。
.作者第一段写闽地“远且险”,分别从“陆出”和“溪行”两方面入手,而各又分别从山路与“土人”、溪流与“生而习水者”两部分落笔,条理清楚。
【解析】 “单刀直入”错。
【答案】
.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
译文:
()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
译文:
【答案】 ()到秦朝时,开辟这方土地,列入中国,这才合并为闽中郡。
()即使是那些本土生长又住在水上的人,不是从一生下来就练习水上功夫的,都不敢担起行船的职责。
活学活用
请你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描述一个你身边的人物,要表现出这个人物的某种品质。(字左右)
【参考示例】 一天,两天,一个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晖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但是,他没有看到。
又是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军人来到修鞋摊旁说:“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鞋?”
“啊……对呀。”
“要付多少钱?”
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块五,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毛,您给两块钱得了。”
军人把两块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问:“怎么大个子没来?”
“他……上前线去了。”说完,军人转身就走。
“哎,”小鞋匠提起那只鞋,赶忙喊道,“鞋子,鞋!”
军人止住了脚步,用低沉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医院里……他特意来信嘱咐我把钱送给你,谢谢你了!”说完,军人迈开大步走了。
课后知能检测
一、基础巩固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闽,故隶周者也 隶:奴隶
.其途或逆坂如缘 坂:山坡,斜坡
.非其土人,罕不踬也 踬:跌倒
.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 埃壒:尘埃,尘世
【解析】 “隶”译为“隶属”。
【答案】
.下面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自粤之太末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析】 项,“粤”同“越”;项,“颁”通“斑”,须发斑白;项,“知”通“智”,智慧。
【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三山者鼎趾立
.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解析】 项,“名”,名词作动词,命名;项,“鼎趾”,名词作状语,像宝鼎的足一样;项,“行”,名词作动词,排列。
【答案】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为亭于其处
.闽,故隶周者也
.其路在闽者
.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
【解析】 例句为状语后置句,项,为状语后置句;项,为判断句;项,为定语后置句;项,为省略句。
【答案】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其志壮哉!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
.下面各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福州治侯官 治:以……为官署所在地
.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 属:集中
.其城之内外皆涂 涂:道路
.佛、老子之徒 徒:……的人
【解析】 徒:徒弟。
【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
.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
.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
.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解析】 项与例句相同,“虚”和“丰”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项,多:形容词用作动词,有很多。项,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全部看到。项,穷:形容词用作动词,尽情享受。
【答案】
.下面关于选段思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第二段写福州的民居、庙观等反映了居民安乐,间接地表现出程师孟的治郡政绩。
.文章第二段所介绍的福州地理环境和民俗风气,为下文程师孟“余功又及于此”——建“道山之亭”的介绍作了铺垫,思路缜密。
.第三段描写程师孟建在城中道山之上的“道山之亭”的胜景,以表现“其志壮哉!”
.文章末段先称赞程师孟的政绩,后介绍其辗转任职的情况,看似闲笔,实则用意深远,含蓄蕴藉。
【解析】 “在城中道山之上”误,据原文“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可知
“道山”是道家之山。
【答案】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
译文:
()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
译文:
【答案】 ()人们竞相以房屋的巨大壮丽相夸耀,即使是下等贫苦的人也一定要扩大他的住宅。
()既让那里的城邑焕然一新,又使其教学方式改变,并且他的余功又在于修建道山亭。
三、语言表达
.下列句子的顺序已经打乱,请给下列句子排序,只写序号。
①曾巩受僧道主持邀请为其寺观撰写记文
②更奇怪的是,他如此来写,僧道们居然也并不介意
③曾巩却反而借题发挥,为儒学张目,委婉地批评佛道,这本来就很奇怪。
④这说明,一方面,曾巩的记文确实写得好,能够为寺观增辉
⑤反而一再邀请他撰写此类记文
⑥而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⑦另一方面,在北宋时期,儒者与僧人道士之间并非水火不相容
⑧他们虽然各执己见,但是也能够彼此理解
【解析】 排序时要注意一些词语,如“却反而”“更奇怪”“反而”“这说明”“一方面”“另一方面”“并非”“而是”等。
【答案】 ①③②⑤④⑦⑥⑧
.(·安徽高考)在某班宣传交通文明的文艺节目中,李华扮演的志愿者对路萍扮演的违规行人进行了耐心劝导。下面是表演的对话片段,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分)
李华:①
路萍:哟,红灯啊?我没注意。
李华:阿姨,您看,②
路萍:嗯,是不该跟着别人抢。
李华:③
路萍:小伙子,你讲的在理。下次我会注意的。
李华:谢谢您,再见!
路萍:也谢谢你,再见!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①处,后文路萍的语言提示①处的主要内容应是责问路萍闯红灯,但表达要委婉、得体。②处,根据下文“是不该跟着别人抢”,提示②处是关于抢红灯的话题,谈抢红灯的害处。③处,继续上文抢红灯的话题,结合后文“你讲的在理”说明此处应是遵守交规,不抢红灯的好处。
【答案】 (示例)①阿姨,您好!刚才是红灯,您怎么就过来了?
②跟车抢红灯,多危险啊!再说,大家这样抢红灯,也容易影响交通;这不,堵上了。
③人人遵守交规,大家出行才会安全,顺畅。阿姨,您看我的话对吗?
她似一缕阳光,时时燃烧着爱的火焰,处处流淌着情的甘泉。面对一张张稚气可爱的脸,自然地还以灿烂的笑容,面对一颗颗纯真无瑕的心灵,真诚地给以阳光般的温暖。虽然阳光不能洒遍每一个角落,润泽每一颗成长中的幼苗,但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她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赏识、期待使她们的心中时刻升腾着爱的灵焰,情的灵光。教师就是在以一颗普通人的心灵,播撒爱的种子、培育爱的心灵的过程中,追求着未来的事业,成就着辉煌的人生。 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更不缺少语文,而是缺少我们发现语文的眼睛,善于发问的心。让我们在生活中,去寻找更有趣、更广阔、更丰富的语文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不是天才,但我愿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就让所有的困苦艰难一起来吧,因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无论你做什么事,一开始时不要被唱反调的人把信心击溃。请记住,信心是希望的膏油!
她似一缕阳光,时时燃烧着爱的火焰,处处流淌着情的甘泉。面对一张张稚气可爱的脸,自然地还以灿烂的笑容,面对一颗颗纯真无瑕的心灵,真诚地给以阳光般的温暖。虽然阳光不能洒遍每一个角落,润泽每一颗成长中的幼苗,但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她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赏识、期待使她们的心中时刻升腾着爱的灵焰,情的灵光。教师就是在以一颗普通人的心灵,播撒爱的种子、培育爱的心灵的过程中,追求着未来的事业,成就着辉煌的人生。 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更不缺少语文,而是缺少我们发现语文的眼睛,善于发问的心。让我们在生活中,去寻找更有趣、更广阔、更丰富的语文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不是天才,但我愿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就让所有的困苦艰难一起来吧,因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无论你做什么事,一开始时不要被唱反调的人把信心击溃。请记住,信心是希望的膏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