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数学教师听课心得体会总结 】是由【hah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数学教师听课心得体会总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数学教师听课心得体会总结
当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索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这样可以记录自己的思想活动。如何才能写出优秀的数学老师听课心得体会总结?这里给大家共享数学老师听课心得体会总结供大家参考。
#12034379数学老师听课心得体会总结篇1
20__年11月22日,我有幸参与了“肥城市小学数学第三届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一天的时间里,观摩了来自肥城市南片区五个乡镇的五名小学数学老师的课,这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1、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供应活动的舞台,调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阅历来编材。与生活贴近的学问,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主动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对学生,面对生活,反映现实生活,而这些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的,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奇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育,也实现了“生活阅历数学化。”
2、在这5节课中,老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子,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念。
3、精彩的导课特别重要。讲课的老师几乎都细心设计了课堂导入,像袁辉老师,就以学生亲身经验的爱好小组的活动场景导入新课。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主动参加老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老师评价要刚好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老师都留意了刚好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激励不断,同时也刚好订正学生的行为习惯。这些看似微乎其微的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主动影响。
总之在这次活动中,上课的老师都能依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溢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新奇、好动、好问等心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启迪他们主动思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究、追求的深厚爱好。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肯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化教学方面的差距,向这些教化教学阅历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化教学工作中。
#12132275数学老师听课心得体会总结篇2
20__年4月16日,我有幸参与了“济宁市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课堂研讨会”活动,听完课后,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每一位老师都以自身诠释着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每位执教老师细心打算的课,亲自听到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精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亲密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思维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许多许多教学方法和教学念,引发了我对“高效课堂”的思索:
1、这次课体设计很好,无论是课件的制作、教学环节的支配、老师的点拨启发还是小组的合作,都遵循着让学生驾驭学问和培育学生实力的原则。从导入起先就紧紧围绕课要进行的话题,设置了很好的梯度,学生很简单自己就可以尝试新学问。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给学生一个阶梯,阶梯设好以后,为后面学生的自主学习扫除了障碍,学生自主合作就很简单。这是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把握不好的一点。
2、创设情境。
在第一节《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这节课中,盛老师播放低段学生宠爱看的动画片《熊出没》里的光头强砍树这一情境,熊大和熊二来爱护树木,从而引出对这节数学课的学习,来让同学们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一步步来解决问题。
在其次节《图形的周长》这节课中芮老师《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羊羊运动会这一场景,引起学生的学习爱好。
3、课堂的拓展部分也是关注了全部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的机会。假如我们在课堂上只把学生当成容器,把自己的教案全都倾倒在容器内,而不让学生有任何其他的想法,以免节外生枝,其实这就是忽视了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因为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一些想法有时正是学生读书过程中的难点,可这样的难点一旦忽视,不仅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而且会让学生发问的脑筋产生惰性,让我们的课堂毫无生意。新课程提倡对话,师与生对话、生与生对话、生与读本对话,这样课堂就应当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老师和学生都可能在课堂上创建稀奇迹,唤醒潜能。
听过课后我觉得在以后课堂中还应当留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课堂环节中留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这也是我们老师忽视的。
2、课堂过程要有总结性评价。
3、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特殊是不喜爱举手的孩子。
5、课堂展示时肯定给下面的同学肯定的任务,这样大家才能仔细听。
6、对作业的处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适当的渗透,这样学生做起来较简单。
7、重视评价语言的多样化。
8、对本节的重点可以多一个呈现的过程。听了这四位老师的课之后,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今后我将主动尝试“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使自己的课堂变成真正的高效课堂。要不断反思自己平常的教学,不断向有阅历的老师学习,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实力。
#13421910数学老师听课心得体会总结篇3
11月13日,全体数学组老师都到一年级听陈老师的公开课教学。听完这堂课,我谈谈自己的听课感受:
首先,陈老师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直观的形式将课的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到处有数学。
其次,老师教学中能注意培育学生自我表述问题的实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再次,从练习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学问的驾驭较为扎实。
但对于本节课,我个人认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详细表现在:
1、教学中,陈老师一脸肃穆,堂下来都看不到她漂亮的笑容,让听课者感觉不到她的亲和力。
2、虽然学生在纪律上有较好的表现,但在师生互动中,我们看不到一年级学生的那种天真烂漫的性格,他们没有以往低年级学生的活泼、可爱、敏捷灵现,显得有些呆板。
3、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我感觉他们很疏远,老师没有弯下身子参加到学生的学习当中。
4、分类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体现学生思维实力的一种方法。而在这节课中,老师忽视了对学生动手实践的培育,没有支配学生实践动手分类的环节。建议老师可借助课堂现有的教学资源(书包、课本、文具等)支配学生动手分一分。
听完这节课,我结合自己的感受,对自己提出了几个问题:
1、对于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亲和力与肃穆端正哪个更受学生欢迎呢?
2、活力课堂与严谨课堂哪种教学方式更受老师关注?
3、对于低年级学生要怎样才能做到“收放”自如?
4、如何组织好学生在课堂中既要有活跃氛围又要纪律好?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会把它们带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探究,也希望大家都给些阅历,提出建议,帮助我成长。
#13421909数学老师听课心得体会总结篇4
20__年2月27日在省庄镇中心小学我们观摩了小学数学3节优质课,听课后感觉受益匪浅,值得我们年轻老师学习的许多。第一节课是泰安市第一试验学校的李海华老师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李老师语言简洁,思路清楚,引导到位,注意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嘴说,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注意对学生实力的全面培育,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其次节课是东关小学的张浩老师的《相识比例》,张老师语言流畅,干脆利落,问题的指向性强,课堂教学敏捷,让学生既学到了新学问又熬炼了实力。
第三节课是迎胜小学的谷雷老师的《相识小数》,谷老师教法敏捷,把小数的相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加深了学生对小数的相识,充溢了课堂教学内容。
三位老师的教学让我学到了许多,对我以后的教学帮助很大,我的课堂教学须要改善的还许多。
首先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假如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在分析教材时,要适当舍取一些教材内容,做到敏捷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其次,注意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将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探究,思索中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子。
再次,加强自己组织语言的实力,既能做到简洁干脆,又能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总之,此次的学常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养,不断地向有阅历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实力,并真正地达到教化的想境界“寓教于乐”。
#12034380数学老师听课心得体会总结篇5
4月14日至4月16日,我有幸参与了全国小学数学(人教版)示范课观摩沟通会,与会期间一共听了17节课、6场专家点评及报告。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专心去体会……以下是一点点感受,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为期三天的观摩课活动,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上课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教学念超前、各有所长,形式多样,有的将学问点用一个故事情节串起来,有的将学问点分散到闯关的要求中,有的将学问点融入到嬉戏里……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
新课程试验教材注意了儿童心学,老师应依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觉新的数学学问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比如贵州省的王春兰老师在《打电话》一课中,“将某地发生车祸,正遇到清明假期许多医生护士放假了,值班医生要尽快通知休假的15名医护人员回到医院抢救伤员”为主线引入教学内容,这个真实的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阅历,开宗明义,直入主题,使学生在主动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究、发觉新的学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溢着很多数学学问,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亲密相关的道,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觉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识的、感爱好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均数》时,河南省的李敏洁老师利用学生熟识的读书状况入手,引导学生自然进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课中以读书作为主线,贯穿节课,学生在这个情境中不仅学均数的学问,还受到了多读书的教化。这样的学习对学生不生疏,又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得学问
活动是学生所喜爱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其在自、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主动主动地感知、探究、发觉数学问题、从而创建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学问的过程中重视了操作活动。
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t;学玩&t;结合的活动中,化枯燥的学问趣味化。如何立姣老师执教的《有余数的除法》一课,她先出示预习要求,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有图的随意一种图形,用不同的根数多试几次,比一比每次摆的结果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沟通共享。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解了平均分的两种状况,从而为解有余数的除法做好了铺垫。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解和发展,留意从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动身,创设显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吸引他们绽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学中,遇到一些简洁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老师要激励学生主动尝试,主动去探究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与思索和发表看法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子。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的眼界大开,领会了很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珍贵阅历。希望今后类似的活动还能有机会参与,我会将学到的阅历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2034382数学老师听课心得体会总结篇6
20__年12月3—4日,德州学院西校区。我有幸参与了“全国名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会”,通过听专家讲课和学术报告,我受益良多,深刻感受到名师课堂的风采和教学艺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松老师的《乘法安排律》一课和报告《运算律教学的若干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