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是由【mxh287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4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01
信息与信息技术
02
计算机概述
03
微型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04
信息的表示与编码
05
多媒体技术
06
信息安全
第1章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信息的概念及特征
信息的概念
1
作为一个科学概念,信息最早出现于通信领域。不同学者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对“信息”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
2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是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
1948年,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Shannon)认为,信息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内容。当人们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客观事物的有关情况的认识从不清楚变得较清楚或完全清楚时,不确定性就减少或消除了,这时就获得了关于这些事物的信息。
1
2
信息是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内容。1950年,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提出:“信息就是我们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时而与外界交换来的东西。”例如,人与人相互交换信息;人与计算机相互交换信息等。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形式。
信息是关于事物状态以及客观事实的可以通信的知识。信息来源于物质和物质的运动,反映了事物的状态特征及其变化,体现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我国信息专家钟义信教授曾提出:“事物的信息是该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包括这些状态和方式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实际效用。”
1
2
信息是经过加工的、能够对接受者的行为和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
信息是一种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因而具有知识的含义,而且是可以保存和传递的。
总之,信息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概念,它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社会性。它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综合体,对其应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来考察。信息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反映,是通过载体所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及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知识内容。
01
03
02
信息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一开始就直接联系于社会应用,它只有经过人类加工、取舍、组合,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才真正具有使用价值。信息化的发展表现为对国家或世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影响或改变。
2.信息的主要特征
1) 社会性
信息的共享性主要是指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均可共同享用这种资源。
3) 共享性
2) 传递性
信息的传递性是指任何信息只有从信源出发,经过信息载体传递才能被信宿接收并进行处理和运用。也就是说,信息可以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从一点转移至另一点,可以通过语言、动作、文献、通信、电子计算机等各种媒介来传递,而且信息的传递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信息在空间中的传递称为通信;信息在时间上的传递称为存储。
时效性是指信息应能反映事物最新的变化状态。例如,基于知识的信息产业是竞争最激烈、变化最急剧的产业,在这一领域内,哪怕对知识与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只领先或落后几个星期、几天,甚至几个小时,都足以使一个企业成就辉煌或面临破产。
5) 时效性
信息从信息源发出后其自身的信息量并没有减少,即信息并不因为被使用而消失,它可以被大量复制,长期保存,重复使用。信息的提供者并不因为提供了信息而失去了原有的信息内容和信息量。各用户分享的信息份额也不因为分享人的多少而受影响。
4) 不灭性
贰
壹
信息的客观性是指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信息的产生源于物质,信息产生后又必须依附于物质,因此信息包含于任何物质中。
7) 客观性
6) 能动性
信息的产生、存在和流通依赖于物质和能量,反过来,信息又能动地控制或支配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并对改变其价值产生影响。例如,信息社会的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它不仅是信息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信息社会向前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