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2025年刻舟求剑阅读答案(共9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3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刻舟求剑阅读答案(共9篇).docx

上传人:zongzong 2025/5/6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刻舟求剑阅读答案(共9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刻舟求剑阅读答案(共9篇) 】是由【zongzo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刻舟求剑阅读答案(共9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刻舟求剑阅读答案(共9篇)
篇1:刻舟求剑阅读答案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
--本指徒步过河,此指渡过。 --从。 --急忙,立即,匆忙。 --用刀雕刻。 --指示代词,这儿。 --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掉下。 --像。 --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寻找。 --代词,代“剑”。 ,其:他的。 ,其:(指示代词)那。 ,其:他。 ,之:助词,不译。 :动词,停止。 :前进。 :也。










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______________》,编者是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①涉( )
②是( )
③遽( )
④求( )
3、翻译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吕氏春秋 吕不韦
2、①渡江 ②这儿 ③急忙 ④寻求
3、①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落下去的。
②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荒唐了吗?










4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篇2:《刻舟求剑》阅读答案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选自《吕氏春秋》)
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部分的内容。
(1)遽契其舟( )
(2)求剑若此( )
(3)不亦惑乎(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是吾剑之所从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求剑者来到了你的身边,你会对他说什么呢?根据寓言的寓意用四字短语完成下面填空。










我会对他说:“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你不应该墨守成规、____________________,而应该随机应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
(1)立刻、匆忙
(2)像这样
(3)迷惑、糊涂。
2.
(1)这是我剑掉下水的地方;
(2)船停了,从刚才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重点词语翻译正确,意思对即可)
3.前一横线可填:固执己见、不知变通、因循守旧……后一横线:见机行事、随机应变……(符合要求,意对即可)
篇3:《刻舟求剑》阅读答案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划分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一处)(1分)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解释文中划线字。(3分)
涉( ) 契( ) 惑( )
翻译下面句子的含义。(2分)
是吾剑之所从坠










为何“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对你有何启示?(4分)
参考答案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渡过;雕刻;迷惑,糊涂。
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因为他(楚人)不知道舟在动而剑却是静止的这一动一静的道理,所以让人迷惑。启示: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应尊重实际,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篇4:《刻舟求剑》阅读答案
《刻舟求剑》(10分)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小题1:、《刻舟求剑》选自《--------------- 》,作者 ,战国末秦国人。(2分)
小题2:、与“而剑不行”的“而”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B、至之市,而忘操之 C、拔山倒树而来
小题3:、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4分)
小题4:、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______ (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吕氏春秋》、吕不韦
小题1:C
小题1: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小题1:不要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小题1:考察文学常识。《吕氏春秋》、吕不韦










小题2:错,应选B“而剑不行”中的“而”:转折连词,却。A 连词,表顺承。B转折连词,却。C连词,表示修饰,不译.
小题3:找议论的句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小题4:道理也就是寓意。不要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篇5:《刻舟求剑》阅读答案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楚人有涉江者
②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③不亦惑乎()
(2)翻译句子。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过江②雕刻③疑惑










(2)船停下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不会随船而前进。用这样的办法来找剑,岂不是很糊涂吗?
(3)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篇6:《刻舟求剑》阅读答案
刻舟求剑(14分)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下面句子停顿不正确的是 ( )(2分)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C.何不/试之以足D.私拟作/群鹤舞空下列划线的字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3分)A.楚人有涉江者/郑人有欲买履者 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昂首观之 C.又留蚊于素帐中/于土墙凹凸处 D.遽契其舟/常蹲其身-解释划线的词语(2分)
(1)楚人有涉江者( ) (2)遽契其舟( )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是吾剑之所从坠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寓言故事一般表达了作者对某种人和事的认识,这则寓言故事对你有何启示?(3分)
答案
B
D
(1)渡 (2)立即,匆忙










(1)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2)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做任何事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对策,不能因循守旧、不知变通。
解析B应是“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D中应是“那只/自己”。
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和积累。
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所、若此、惑”等重点词语要理解精准。
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张和看法。能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篇7:《刻舟求剑》阅读答案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②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注释
①遽(jù):立刻,急忙,马上。
②契(qì):用刀刻。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求:
(2)楚人有涉江者 者:
18.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19.“楚人”与《河中石兽》中的讲学家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参考答案
17、(1)寻找(1分)
(2)……的人(1分)
18、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2分,每句分,意对即可。)
19、楚人与讲学家都脱离实际。
参考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篇8:《刻舟求剑》阅读答案
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6~9题。(12分)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日: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4分)
(1)遽契其舟( ) (2)不亦惑乎( )
(3)兔走触株( ) (4)冀复得兔(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是吾剑之所从坠。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甲乙两文后来分别演化成了什么成语?这两则寓言都讽刺了哪种人?(2分)
答案
A
(1)雕刻 (2)糊涂 (3)跑 (4)希望
(1)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2)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 讽刺的都是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篇9:《刻舟求剑》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19分)
楚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北人①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席上啖菱③,并④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⑤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⑥地不有!
①北人:北方人; ②仕:做官; ③菱: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
④并:连同 ; ⑤以:用来 ⑥何:哪里

最近更新

5.8B刚体的进动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11页

1.项目与项目管理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 68页

2.4估算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18页

QC小组培训讲义第一部分基本知识 40页

!非财务人员应具备的财务基础知识课件 28页

4.3中心对称(2)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38页

第6章劳动合同管理 119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强化训练新人教版 2页

第5章生产经营环节的税收筹划3(资产与涉税合同.. 70页

5.2意识的作用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40页

古钱币学概论-7鉴定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 15页

2室内陈设品的选择与布置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 37页

第2章资金的时间价值 47页

2.3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 32页

7.2店内推广与营销-石林-网店运营专才淘宝大学.. 68页

4.2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3]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 27页

压力表检定规程 27页

第六章房地产权属登记法律制度(XXXX本) 30页

第六章 投资决策基础 40页

JXM4-时集220kV变电站工程监理规划 68页

描写春天的雨的拟人句 23页

10以内两个数相减[A3265] 10页

管理学文亮专升本冲刺班 212页

计算流体力学在航空航天设计中的应用 8页

班主任技能大赛情景答辩题(附答题要点) 12页

基于定子电流的双馈风电机组不对中故障诊断 2页

变压器绝缘系统 23页

上海市房地产登记委托书 2页

4LBZ-100型线材拉伸线材拉伸改进设计【含CAD图.. 30页

关于潍坊学院2016—2017学年 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