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表面热处理PPT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是由【梅花书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表面热处理PPT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十一章 表面热处理
一、表面淬火
二、少无氧化热处理
三、离子注入
四、电子束处理
一、表面淬火
什么是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有何特点
表面淬火重要处理哪些问题
表面淬火的发展
表面-心部不一样性能规定,高效率生产
不变化表面化学成分,只变化表面组织
• 要点:用迅速加热法,使零件表面层很快地达到淬火温
度(A化),在热量传至内部之前,立即冷却使表
面层淬硬。
• 材料:中碳钢及中碳合金钢,如40、45、40Cr。
感应加热
• 分类(加热措施)
激光加热
火焰加热
一、表面淬火
(一)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1、感应加热原理
* 感应电流 --- 涡流
* 集肤效应
* 电流透入深度(δ)与电流频率( f )的关系:
运用电磁感应原理
集肤效应示意图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示意图
零件处在交变磁场(感应线圈产生)中产生感应电流(涡流),从而产生热量(零件阻抗通电流产生的热量)使零件被加热,随即冷却淬火。
一、表面淬火
ρ—工件电阻率
μ——工件的相对导磁率
f——电流频率
可见:
1)f愈高, δ越小,淬硬层深度越浅。
2) ρ愈大, μ愈小,δ越大。
2、分类(按电源频率)
工频:50Hz,~100W/cm2;
中频:<10kHz,功率密度< 5 W/cm2;
高频、超高频:20 ~1000kHz,功率密度2 ~10 W/cm2;
一般地:淬火硬化层厚度随感应加热器频率↗而↘;
但感应电流随感应加热器频率↗而↗ ,即表面加热热效率高(易过热)。
应根据工件尺寸和规定的淬硬层深度选择合理的电流频率。
δ = 10~15mm
δ >2mm
δ = ~2mm
3、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后的组织和性能
迅速加热时钢的相变特点
1)临界温度升高,转变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完毕
2)奥氏体晶粒较细
3)奥氏体成分不均匀
高频感应淬火后的组织
M →M+F →原始组织
高频感应淬火后的性能
硬度比一般淬火高2~3HRC
疲劳强度提高
强度提高
4、感应加热淬火重要工艺原因
预处理:
表面淬火前,须对零件进行正火或调质处理,以保证零件心部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硬化层深度确实定:
抗磨损:1~
抗疲劳:2~12mm
感应加热淬火温度
由于感应加热速度快,但组织转变又具有热滞后,为使组织转变充足,因此感应加热温度应比常规加热温度提高30~50℃。
加热比功率(单位面积加热功率W/cm2 )
比功率大,加热熔化充足、相对晶粒较大。因此:
大加热比功率:原始组织较细、硬化层较深、移动式持续加热;
小加热比功率:原始组织较粗、零件形状复杂、同步加热。
感应器(感应线圈)
感应器一般为中空、内通冷却介质的纯铜管制造而成。
(加热方式、感应器形状、应用状况等P133图4—8)
后处理:
表面淬火后,一般要对零件进行低温(160~200 ℃)回火处理,以减少淬火应力和脆性。
冷却:
水,油,有机溶液
喷射冷却,浸淬
5、工艺特点
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达60%以上,生产率高;
产品质量高,工件变形小,不易氧化及脱碳;
易实现批量产品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清洁无污染。
设备投资大,不适于复杂形状零件和小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