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村“三增一做”-剖析材料与村“农户增收计划行动”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 】是由【liaoyumen】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村“三增一做”-剖析材料与村“农户增收计划行动”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村“三增一做” 剖析材料与村“农户增收计划行动”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
村“三增一做” 剖析材料
村“三增一做” 剖析材料
村“三增一做” 剖析材料
XX村按照乡党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村情,认真开展“三增一做” 教育活动,对照“六查六看六到位”要求,班子成员认真提高,积极查摆,对于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真听取班子成员意见、集中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村班子剖析材料。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深,对活动重要性认识有待提高
一是对待此次活动认识有所欠缺。由于平时在工作中业务性工作多,每名班子成员总以工作忙、任务重、压力大,没有把活动摆到重要的位置,认为缺乏持之以恒。
二是开展活动的方法和效果上有所欠缺。通过查治活动来指导实践不够,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握不住发展的必须规律。通过大讨论来研究解决问题不够,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有时把握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和根本。
(2)缺乏为民思想,工作作风不够扎实。
未真正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官僚主义问题,重上级轻人民,把人民群众当成是管理的对象,在工作中存在态度生硬的问题,做事处理方法简单,没有很好地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落实乡政府的要求。
二、问题的形成原因
(1)对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加强学习方面的问题,主要是落实各种制度还不够严格,有的也认为自己年纪大了,学习的主动性就不高,有的因为工作多,把学习的时间挤占了,说起来,还主要是认识上的问题还需要提高。
(2)工作作风不够深入的问题,主要是依靠群众的观点树立的还不够牢固,认为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对处理问题停留在表面中,对布置的事情检查落实不够。
(3)在工作态度方面,主要是对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历史的创造者,时代的主体,认识不够,以自我为中心。
三、下一步的整改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群众素质建设,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
(2)按照查治活动的要求,积极打造服务型、创新型为民服务理念。
(3)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关注群众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4)加强班子成员队伍建设,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团结协作、凝聚合力。
《村“三增一做” 剖析材料》
村“农户增收计划行动”上半年工作总结
xx年村“农户增收计划行动”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在镇党委、政府的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县、镇“农户增收计划行动”的部署,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以加强农业产业发展为核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使我村农户增收计划工作有了新的进展。现将xx年上半年我村“农户增收计划行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底子、制定计划
辛家庄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266户1003人。有耕地3800多亩,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58元。全村共有党员23名,下派大学生“村官”1名,村“两委会”班子、村民监督委员会、调委会、妇女、团组织、卫生队组织健全,运转正常。粮食生产主要以地膜玉米的种植为主,花椒、苹果为主要农业经济产业。依托县“旅游兴县”战略和“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本村逐步兴办了6户农家乐、农家宾馆,生意日渐红火。养殖业以猪、鸡为主,牛羊存栏少,村民养猪大多以过年自食为主,作为商品买卖的很少。村民收入主要以花椒、苹果和务工为主,全村常年外出务工达280人,加上在本县、镇附近企业工地务工的200余人,劳务收入占据半壁江山。针对今年年初低温霜冻灾害造成的花椒、核桃等干杂果的绝收,驻村干部与村组干部通过逐户走访、座谈、开会研究,拟定了“短抓劳务近抓牧,传统项目加创业”的发展思路,之后,我们先后制定了村上3年发展规划、年度发展目标、农户增收计划措施明细卡,逐项逐户落实,实行跟踪检查督促机制,确保各项增收措施落到实处。
二、抓发展、抓项目
一是抓主导产业发展。上半年,督促落实了460亩地膜玉米、洋芋的种植,对450亩已挂果苹果园全部施农家肥、果实套袋200万只,套袋率100%,并对花椒园管理也进行了一次技术培训,提高了管理作物水平。落实以秋补夏、以蔬菜套种280亩,把灾害造成损失夺回来。二是抓培训服务。先后举办了生猪养殖、鸡养殖培训培训2次,宣传培训县上扶持政策和技术知识;举办花椒、苹果管理培训一次,接受培训的达300人次。并在春季补栽花椒1万株、苹果30亩。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今年又争取土坯房改造一批,上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个。四是抓劳务输出。上半年,外出务工480人,同时驻村干部还与村“两委会”多方联系,承揽县、镇、村内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程,组织本村劳动力务工挣钱。
三、狠抓办实事项目、改善农村条件
一是按照上级土坯房改造建设扶持政策,全村经过拆旧建新已建成砖混住房15户45间,还有4户正在修建;二是沿公路、主街道墙体统一色调刷白68户8900m2;三是村级阵地建设8间楼房7月底可交工使用;四是是村民活动中心广场xxm2正在修建中,上级有关部门捐赠的篮球架(一副)、乒乓球桌(2张)正在安装;;六是向上级相关部门争取护村河堤工程款27万元,少数民族建房10户10万元,新农村建设项目10万元,投劳86个栽植小叶女贞1万株、樱花150万株,绿化美化了村庄。
四、大力抓好村级班子队伍建设,增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
一是认真落实“三双无延伸”、“创先争优”、“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组党员干部按照镇、村中心工作和各自职责,共承诺47条,提升了村级组织工作质量和标准。二是落实了年度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任务。三是认真执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和党风廉政制度,使村上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四是“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有计划、有安排、有人抓,把各项任务落到了实处;五是是吸收预备党员2名,已报镇党委,确定培养对象2名,入党积极分子7名。“七一”建党节前夕,村党支部召开了党员座谈会,开展了党员环卫整治活动,清理“三堆”五处10m3,垃圾10m3 ,清除村内公路边绿化带杂草5公里,为4名贫困老党员送面粉4袋,以实际行动庆祝我党89岁生日。六是落实村组后备干部培训,培养村后备干部4名,切实提高后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增强了大局意识,提高了他们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对永葆组织生机活力意义非凡。
xx-7-7
第二篇:XX年某某村农户万元增收工作总结
XX年某某村农户万元增收工作总结
XX年,是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中承上启下的一年,是实现农户万元增收目标的关键之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县委老干局等部门的大力帮扶下,某某村支两委深入贯彻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各项政策措施,以创先争优为平台,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支撑,通过全村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今年增收任务。我村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保质保量迅速提高。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同心同力,万元增收工程全面推进
据统计,今年我村经济总收入xx,农户平均收入xx,人均纯收入xx,比去年分别增长xx\xx\xx。在养殖业上:全村新增土杂鸡3665只、蛋鸡1223只、水禽1200只、山羊216只、牛43头,新增出栏生猪330头、实现增收124万元。在种植业上:新增大豆种植32亩、食用菌100袋,蔬菜25亩,魔芋种植50亩,中药材种植300亩,实现增收79万元;在外出务工上:收入275万元,比上年增加收入22万元;在转移性收入上:各种直补较去年增加2万元,养老保险、低保等较去年共增加20万元。
二、攻坚克难,万元增收工程措施到位
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开展以来,我村坚持以强化产业打基础,户户增收有项目,到目前100%农户增收6500元以上,70%以上提前实现万元增收。
(一)加强宣传教育,更新发展观念。由于我村是高山村,长期处于封闭的传统农村生产模式,通过对实施万元增收工程一年来的实践和总结,村支两委干部认识到,全村要实现万元增收首先要改变村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摒弃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为此,在县委老干局的支持下我们积极组织村社干部、致富能手、群众代表到兴隆、龙桥、湖北建始魔芋种植基地实地学习,到巫山官渡药材种植基地参观考察,邀请了县农委的专家到村培训、演讲,请本镇致富能手、种养大户典型介绍经验,并安排一定数量的增收困难户到本村种养场实地学习,有力转变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观念。
(二)充分整合资源,创新增收模式。一直以来,我村以传统的种养殖为主要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多,大量良田沃土荒芜,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如何发挥这些荒芜土地的作用,既不浪费资源,又能增加群众收入是村支两委深入研究的课题。通过探索和讨论,村支两委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全面整合第8、9、10三个社的土地资源500余亩建立药材基地。通过流转土地,给3个社村民群众带来了每年50000余元的土地租金,同时也给本社和周边社组的村民群众带来了每年40余万元的劳务收入,让很大部分人提起实现了万元增收目标。
(三)抓产业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今年我村魔芋专业合作社规模继续扩大,在县委老干局的大力扶持下,新增社员100余户,共计带动村民200余户。新建中药材专业合作2个,建立药材种植基地350余亩,带动周边群众种植药材100余户。同时,县委老干局对
口帮扶25户村民群众,大力发展大蒜种植、山羊养殖,带动周边群众50余户。
(四)提高管理服务,促进项目增效。切实在服务上下功夫,村支两委及党员干部分成四个服务小组,分片落实责任,进村入户、田间地头调研指导、收集、整理村民群众的疑难问题,同时通过向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请教对群众进行解惑,提高生产技术、增强管理水平,为农户增收保驾护航。
(五)落实各项政策,保障万元增收。我村全面实现“阳光村务”,对各种惠农政策不光宣传到户,还将落实情况及时公开、公示。为此,村支两委严格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在工作中做到四到位:一是将上级万元增收工作的政策和领导的重要讲话,学习领会到位;二是增强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群众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深化认识到位;三是广泛宣传贯彻落实“万元增收计划”的各项目标、措施,使其深入人心,宣传发动到位;四是按照确定的增收计划方案,认真落实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确保增收计划中的每一个项目落到实处,落实到位。
三、正视问题,万元增收工程任重道远
总的来看,当前我村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推进良好,完成增收目标任务大有希望,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需要引起我们去克服和解决。
(一)自然灾害带来增收压力。
今年8月几次大风暴雨给我村玉米苗大面积的倾覆,群众玉米收
成降低30%左右,对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同时,处于海拔800米以上的10多个社组出现了大量的野猪,对种植的玉米、土豆、红薯造成的大面积的破坏,给村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由于天气变化的不确定性,以及野猪的继续繁殖生长,这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危害我村的生产发展。
(二)基础设施严重落后
我村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水、电、路”。
在水的方面,17个社中有6个社严重缺水,一直以来社民群众都靠天吃饭,不但对发展生产有严重的制约,甚至连群众的基本生活都不能完全保障。
在电的方面,全村还没有实施农网改造工程,村民常常看不了电视、洗不了衣,还有因为没有电用买来的冰箱当衣柜的笑话。严重的影响了村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及各种信息的获取,也影响了产业的发展。14社的黄家三兄弟于今年预计投资90余万元建设一个矿泉水厂,这将给我村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但正是由于电压不够,导致厂房建设到一半无奈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