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实践论 读后感.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践论 读后感.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15/5/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践论 读后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践论》读后感
本文简介:
1937年是中国革命的多事之秋。西安事变到全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由于以王明为代表的在长征中留下的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党内思想大有趋于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倾向。此时虽然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但是思想的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面临着立党救国的重任,思想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在此背景下,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文章,着重解决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从根本否定一切照搬苏联的看法,反映了中国革命要立足于中国实践的重要性。
此外,毛泽东用通俗的语言阐述了知与行,实践与认识的本质关系,从文学角度看,它优美通俗,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从现实角度来看,它对于现在的年轻大学生那种眼高手低的洋洋自得感无异于当头一棒。
本文中心思想: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通过一系列深刻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本文关键词:
毛泽东《实践论》知与行、实践、认识、概念、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正文简介:
在高中时,每每听到历史老师谈论毛泽东时,都会提到几篇篇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矛盾论》和《实践论》等。以前一提到毛泽东,就条件反射地想到文化大革命,而如今当自己拜读其文章时才发觉自己的无知与浅薄。
说毛泽东是一个哲学家,大家似乎是默认的。但真正当自己读其文章时,才发自内心的承认。《实践论》无疑是其闪耀的一篇。以下为自己所读概括:
《实践论》阐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社会实践在人类生产活动与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它的表现形式。
二:以社会实践为主线为基础的认识是如何一步一步由低级到高级的以及在这一过程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三:通过3个例子进一步阐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认识逐渐深化的运动”。
四:详细解析认识运动的过程和认识的根本目的——为实践服务。
五:总结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一方面人在这种活动中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人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认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接着毛泽东谈到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它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其中阶级斗争带给人的认识烙印最为深刻。
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以及生产规模的狭小,在伴随着巨大生产力的大工业出现以前,人们的认识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从侧面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社会实践制约着认识的发展,二是认识总是有低级到高级一步一步发展的(大工业出现后人们的认识更加的深刻更加的全面与系统)。而关于认识与实践关系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即认识的根本目的实践。
接着毛泽东举人们到延安考察的例子说明了人在社会实践中开始只是看到事物的现象表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