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简要意义和背景
为什么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为什么以农民工为突破口
为什么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一是解决各大城市农民工户籍问题。农民工在城市务工却不能享受与城市人口一样的待遇、不能像城镇居民一样消费等等。每年像候鸟一样的春运,充分代表了这种状态。
二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注:“三农问题”是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即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形象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
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惠及民生。户籍差异影响了社会公平。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赋予有条件的农民工城镇居民身份,有利于实现同工同权,使农民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待遇。
二是有利于促进城市人口集聚,加快城镇化进程。我市城镇户籍人口比重较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集聚城市人口,形成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三是有利于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城农民工难以获得城市户籍,影响在城市的消费积极性。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使农村居民进城后真正成为城市居民,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四是有利于促进城乡要素流动,盘活城乡资源。长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城乡资源要素流动渠道不畅,成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交流障碍,有利于加快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林地等资源流动,提升城乡资源要素价值。
五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力提升,繁荣农村经济。农村人多地少,生产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工转户进城,有利于扩大农村人均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为什么以农民工为突破口
因为农民工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它会带来很多的具体的问题(比如:养老、医疗、子女上学等)。它是一个人权问题,也是一个和谐社会最基本的问题,同等城市居民待遇的问题。把农民工的户籍问题解决好,就是直接改善了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期间的生存环境、生活条件、工作待遇。实际上表现为农民工跟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
转户原则
充分尊重农村居民的意愿,自愿转户,自愿退地,自愿参加社会保险。
转户条件
务工经商三年以上,具有合法稳定住所。
购买商品住房。
投资兴办实业,三年累计纳税5万元或一年纳税2万元以上,具有合法稳定住所。
农村居民就近就地转城镇居民(不设置转户条件)
农村籍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夫妻投靠、年老父母投靠子女。
农村籍成年子女自愿投靠城镇身边无子女的年老父母。
本市高等学校、中职技校学生可迁入学校集体户或就地转为城镇居民。
优秀农民工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
农村籍五保对象
农村籍义务兵和服役期未满10周年的士官退役。
证明材料
必备材料。
(一)入户申请书。
(二)本人及随迁人员的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其他证明材料。
(一)务工经商证明;
(二)住房证明;
(三)结婚证及亲属关系证明;
(四)被投靠人员户口簿;
(五)纳税额度证明;
(六)就学证明;
(七)优秀农民工证明;
(八)农村集中供养五保对象证明;
(九)农村退役士兵证明;
(十)其他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
转户的好处
按照充分保障农民利益和充分考虑城镇承受能力的原则,针对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三件衣服”和城市社保、教育、住房、就业、医疗“五件衣服”,为农民转户进城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
自愿退出农村土地的可获得补偿
自愿退出宅基地的可获得补偿
三项待遇可以保留
五项保障一并纳入
转户后可保留的权益
,农村居民按户籍制度改革规定转户后,可自愿保留承包地和宅基地,并保留其在以后整户退出时获得相应退地补偿的权利或土地征收时按规定获得土地征收补偿的权利。
,与土地相关的各项惠农政策予以保留。
。
,转户后保留5年。
,继续保留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转户后自愿退出承包土地的,在本轮土地承包期剩余年限内保留转户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量资产收益分配权。
,未退地的转户居民可继续依法自愿处置农村的承包地和宅基地,不强制退出。
,父母年满60周岁以上,其独生女学生继续享受高考加分政策。符合规定的学生参加司法考试,继续享受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