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安徽芜湖镜湖新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徽芜湖镜湖新城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
安徽芜湖镜湖新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括
一、项目背景
镜湖新城是芜湖市为加快城市建设,发展镜湖区商务中心区功
能,适应城市向东发展规划实施的一项重点城市发展项目。
镜湖区是芜湖本土文化的发祥地,过去一直是芜湖经济、文化和
教育的核心区域。然而进入 2000 年以后,镜湖区的发展渐渐放慢了
脚步。道路拥堵,交通量饱和,停车场地严重不足;建筑形态混杂,
城市改造的边角地增多,新建社区之间原有区域破坏严重;开发企业
各自为政,公共配套、公共设施分布极度不均……特别是在拆迁方面,
安置小区建设的滞后加大了动迁的难度,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
面临镜湖区城市发展中的这些难题,怎样突破瓶颈,为广大
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居住社区和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考验着政府的执
政能力。2007 年镜湖区政府按照市政府规划东扩发展目标,在棠梅
村及周边地区征用了 公顷土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科学配
比,以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手法,高起点打造一个全新的大社区--镜
湖新城。
镜湖新城,北至芜屯路,南到青弋江,西至二环路,东到三
环路,以路网为界,横跨镜湖、鸠江两个行政区。总建筑面积 347 万
平方米,规划功能以居住为主,配以整体规划的公益性配套设施,建
成后约有 3 万户,解决近十万人的居住问题。
镜湖新城项目系芜湖市国土资源局于 2007 年 8 月 26 发布的 2007
-
安徽芜湖镜湖新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第十号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地块,该地块位于芜湖市镜湖区,
弋江中路以东、赭山东路鸠江区与镜湖区交界水系以南、青弋江以北、
三环路西侧鸠江区与镜湖区交界水系以西。总地块面积约 2684 亩,
其中出让用地 亩。
二、项目区位及现状
(一) 项目区位
镜湖新城项目地块位于芜湖市镜湖区,弋江中路以东、赭山东路
鸠江区与镜湖区交界水系以南、青弋江以北、三环路西侧鸠江区与镜
湖区交界水系以西。总地块面积约 2684 亩,其中出让用地
亩。
(二) 总体定位
镜湖新城作为加强新城区与主城区在功能上的有机联系,优化产
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逐步发展成为高效便捷、环境优化、公建配
套齐全的,集商务办公、居住为一体的、对外交通高速快捷的综合功
镜湖新城区位
能区,定位于建设成芜湖的居住示范新城,整体结构布局为“一中心、
两轴、三区、四点”的大型城市开放式住区。
一中心:以五星级酒店、大型娱乐中心、卖场、商贸办公组成城
市商业中心。
两轴:贯穿基地的 100 米绿轴和区域内部水系形成的水轴。
-
安徽芜湖镜湖新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区:利用芜屯路,黄山东路,神山东路等城市主干道将地块划
分为三大区。
四点:商业中心---弋江中路黄山东路交叉口设置大型商业和
新城入口广场
西洋湖公园---利用西洋湖形成开放性景观公园。
浴牛塘公园---利用浴牛塘形成开放性景观公园。
社区购物中心---在黄山东路和轨道的交汇处设置大型购物广场。
(三) 区域现状
1、基地现状
用地使用现状
现状用地主要是以工业用地、村镇用地和弃置用地为主。基地内
部有大量成片的渔塘和水塘,沿南侧青弋江边有条防洪堤。现状村庄
和居住小区主要沿道路成片形成,工厂主要分布在基地南侧(现已规
划整治,部分地区形成居住小区)。其中第三人民医院和镜湖环卫队
相临,位于基地西南侧。
道路交通现状
基地内部目前没有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按照目前已确定的建设
发展情况,北部赭山东路(红线宽度 60 米)只延伸到浴牛塘区域。
弋江中路(红线宽度 60 米)和北赭山东路(也称芜屯路)于基地西
-
安徽芜湖镜湖新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角相交(环形立体交叉)。同时规划建设中的黄山东路(红线宽度
50 米)东西向深入基地,完整路段与三环路相交(分离式立交)。
另有一铁路于基地西南部相交。
现状水系
基地周遍主要河流是青弋江位于其南侧,基地内部水域成片连接
形成一支分流自基地东北角向西南,与浴牛塘和西洋湖汇合后注入青
弋江。
其他
在基地北部有生态景观公园——神山公园。
2、现状分析
有利条件
1. 位于市中心,与政务新区相临,交通便利。
2. 基地内部土地类型相对单一且较平整,适宜开发建设。
3. 南部与青弋江相临,具有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