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项目十二创建企业文化
认知企业文化
构建企业文化
优化企业形象
认知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是企业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念、理想信仰、企业风尚和道德行为准则等内容的总和,体现了该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差异和存在价值,是企业管理的灵魂。就像杰克·韦尔奇所说:“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 具体而言,企业文化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器物层)。
1. 精神层 精神层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等,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企业文化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企业文化中有没有精神层,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形成了自己企业文化的标志和标准。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 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共同信守或拥有的基本信念、意志品质和思想境界。企业精神随着企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并固化下来,它是对企业现有的观念意识、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总结、提炼及倡导的结果。 很多知名的企业都有各自的企业精神。比如,索尼的“不断开拓”;IBM的“IBM就是服务”;惠普的“尊重个人价值”;松下的“产业报国”;海尔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2) 企业最高目标 企业最高目标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是全体员工共同价值观的集中表现,同时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一个企业的最高目标反映了企业高层管理者和员工的追求层次和理想抱负。有了明确而崇高的企业目标,就可以发动群体,激发广大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其成就感,还可以防止短期行为。
3) 企业经营哲学 企业经营哲学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在整个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坚持的基本信念,是企业高层管理者针对企业生产经营方针、发展战略和策略的哲学思考和抽象概括。只有以正确的企业经营哲学为基础,企业内的资金、人员、设备才能真正发挥效力,有了正确的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高层管理者处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发生的一切问题才会有正确的依据。
4) 企业风气 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有其特有的风气,它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是企业和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共同的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精神状态与精神风貌。人们总是通过一个企业员工的言行举止来感受这个企业的风气,透过企业风气又可以体会到企业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从而深刻地感受到该企业的企业文化。
5) 企业道德 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用以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道德是企业内部调整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企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准则和规范。
6) 企业宗旨 企业宗旨是指企业存在的价值及其作为经济单元对社会的承诺。作为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的经济单元,企业对内、对外都承担着义务。对内,企业要实现其发展,使员工获得基本的生活保证并不断改善其福利待遇;对外,企业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提供满意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做出贡献。 上述六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各方面所侧重的角度不同,但是在本质又是统一的、协调的,在内容上互相交叉。对企业文化进行设计时,不一定要对六个方面作严格的区分,只要在内容上涵盖了全部六个方面,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就是完整的。
2. 制度层 制度层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是指对企业员工和企业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其主要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行动准则及风俗习惯。制度层主要包括一般制度、特殊制度和企业风俗三个方面。 1) 一般制度 企业中存在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制度,均应包括在企业一般制度之内,如厂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职工代表大会制、按劳取酬的分配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