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C
STLT/A/2/1
原文:英文
日期:2010年7月12日
商标法新加坡条约(STLT)
大会
第二届会议(第1次特别会议)
2010年9月20日至29日,日内瓦
对《商标法新加坡条约实施细则》细则三第四款至第六款的审查
国际局编拟的文件
1. 在2009年9月22日至10月1日于日内瓦举行的第一届会议上,《商标法新加坡条约》大会(以下分别称为“《新加坡条约》”和“大会”)审议了关于“未来工作”的文件STLT/A/1/3;该文件中提到了商标、工业外观设计和地理标志法律常设委员会(SCT)2008年议定的有关非传统商标图样的趋同领域。对于这些趋同领域, 2009年已在文件WO/GA/38/7中提请WIPO相关大会注意,并作为WIPO文件WIPO/STrad/INF/3发布在/en/wipo-strad上。
2. 在该届会议上,大会批准了启动对《新加坡条约实施细则》细则三第四款至第六款进行审查的工作,争取在认为可能和适当的情况下,将该条细则与SCT议定的有关非传统商标表现物的趋同领域统一起来。大会进一步批准,在SCT于2010年召开第1次例会之后,紧接着召开一次工作组会议,以便筹备对细则三第四款至第六款的审查工作(参见文件STLT/A/1/4第12段)。
3. 《新加坡条约实施细则》细则三涉及注册申请的商标表现物问题。商标注册程序中一个得到普遍认可的特点是,凡申请商标注册的,必须以某种方式向相关的商标主管部门表现该商标。
4. 虽然新加坡外交会议上就涉及以下主题的细则三第一款至第四款达成了一致意见,即:关于采用标准字符的商标(细则三第一款)、指定颜色的商标(细则三第二款)、商标图样的数量(细则三第三款)和涉及立体商标图样的有关问题(细则三第四款),但涉及全息图商标、动作商标、颜色商标和位置商标图样的问题(细则三第五款),以及含有非可视性标志商标的图样问题(细则三第六款)仍未得到解决。细则三第五款和第六款将这些方面的问题交由国内法处理。
5. 在此方面,回顾一下“表现物”这一术语的含义似乎是有益的,该术语包括“图样”,尤其是包括商标的绘制图样或摄影图片,以及其他任何表现手段,例如文字描述或电子数据文件(参见文件TLT/R/DC/)。
6. 遵照上文第1段提及的大会所作出的决定,总干事于2010年6月28日和29日,召开了关于审查《商标法新加坡条约实施细则》细则三第四款至第六款的工作组(下称“工作组”)第1次会议。为筹备该次会议,秘书处印发了文件STLT/WG/1/2,提出了关于可能将细则三与SCT议定的非传统商标表现物方面的趋同领域统一起来的建议,并以保留原有案文的形式提出了对细则三的修正案草案。
7. 需要回顾的是,《新加坡条约》并未规定必须为细则三第四款至第六款所考虑到的任何标志提供注册服务的义务。因此,这些修正案的效力将是,凡同意为各该类商标提供注册服务的缔约方,均接受该条细则中为这些商标所规定的表现物。
8. 工作组在第1次会议结束时,就修订细则三第四款至第十款的案文达成了一致意见,修订案文已转录于本文件的附件中。工作组进一步同意,建议《新加坡条约》大会通过本文件附件中所转录的细则三第四款至第十款修订案文,并以2011年11月1日作为生效日期。在建议修改的细则得到大会通过之后,秘书处按要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