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老僧与蝎子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老僧见一只蝎子在水流中挣扎,迅速将其捞起,怎奈,被蝎子刺伤。次日,这位老僧又遇一只蝎子在水流中挣扎,不假思索,又迅速将蝎子捞起,又被刺伤。路人不解,问:大师为何不吸取教训?如此毒蝎,由它去吧!老僧曰:蝎蜇人乃天性,不蜇人,失其性,非蝎也;佛救苍生于水火亦乃天性,不施救,失其性,非佛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材料的中心含义:这则材料的主要含义主要是通过老僧的行为和语言来表现的。而他的语言,是对他行为动因的一种注解。因此首先要抓住老僧的作为和语言来立意。
老僧坚持救蝎子,不因被刺和路人的不解而改变,由此切入,可提炼出以下观点:
①行善不需要理由(或讲条件),不能因怕受损失受伤害就拒绝行善。但泛泛论述什么是善良及善良的意义,在立意上应属于二类下。
②做人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操守、本心等等,不能因外在环境的不利(或外在压力等)而改变甚至放弃。泛泛论述“宽容”“坚持”“持之以恒”等归于二类下、三类立意。
从老僧关于天性的论述来切入,可以得出以下观点:
③尊重其它事物的天性,不苛责于人;顺乎自己的好的天性,不随波逐流。泛泛论述天性的意义,顺应天性等二类以下立意。将“本性”泛化为一切精神、品质甚至非精神层面的东西,立意上归于二类下、三类。
从老僧救蝎子的结果来切入,结合路人的问话,可以提炼出以下观点:
④行善也要看对象,讲方法。(或者说,行善要理性)。不适当的善行,不仅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伤害,甚至有可能是养懒与纵恶。认为好人不能做的归入三类立意以下。
如果从蝎子的角度来立意,也是可以的。从蝎子被救却反刺老僧,结果受到路人指责这一角度来切入,可以得出以下观点:
⑤做人要知恩图报,决不能忘恩负义甚至恩将仇报。
从路人的言行来切入,可以得出以下观点:
⑥莫作袖手旁观者,更不要对那些见义勇为者加以阻挠或讽刺。
公交司机救人被反咬留得清白全凭运气?
据8月28日中央电视十三套新闻报道,江苏南通一位老太太在公路上摔倒,好心公交司机停车救人,老太太反而说是公交车撞了她。但该司机所驾公交车上的录像设备完整记录了公交车行车、老太太事先摔倒及公交车停车的全部过程,并且,有车上乘客和售票员给司机作证,才还好人以清白。
有网友说:幸亏车上乘客帮忙给司机作证,幸亏车上的售票员给司机作证,也幸亏车上的录像设备完整记录了公交车行车及停车的全部过程,最后老太太的讹诈没有得逞。
做好事不被反咬全仰仗运气?真是咄咄怪事!